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21日 星期一

    加强学生艺术观教育

    作者:侯光明(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21日 14版)

        任何艺术创作及其理论研究,都不能不涉及到一个问题,即支配它的艺术观是什么?所谓艺术观,是指人们对艺术诸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主要由“艺术是什么”、“为谁而创作”、“如何更好地为自己的对象服务”三部分内容构成,其核心是“为什么人”的问题。

        如果说在历史上,在以《讲话》精神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指导下,中国文艺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那么,在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从原典中汲取力量,以《讲话》精神为指导,为国家文化战略贡献力量。当前,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和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自然反映到艺术院校的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艺术创作中,构成了他们多样的创作价值取向和艺术观。为摸清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艺术观的状况,北京电影学院曾组织了在京八所艺术高校的学生艺术观问卷调查活动。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是热爱并愿意投身艺术事业的,但在艺术的本质问题上,很多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艺术的源泉是人民大众的火热生活,没有充分认识到文艺服务的对象是人民群众而不是“艺术精英群体”。分析其主要原因,外因是社会价值取向多样化在高校的反映,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点和艺术思潮在相当的程度上对学生有较为深刻的影响;内因是青年的特点决定的,他们充满热情、思维活跃,但是对火热的社会生活了解不多、体验不多。问题的实质还是,《讲话》提出的文艺“为什么人”、“走什么路”的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我们的艺术观教育主要从两个维度重点切入。一是通过校史教育切入。学院通过校史馆建设,编辑出版党史、校史、电影史图书教材,丰富传统教育载体,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并将党史、校史、专业史教育情况作为学生考评标准,计入学分。二是通过实践教育切入。学院开展了以“触摸革命历史、体验火热生活”为主题的品牌实践教育活动,并将其纳入到《北京电影学院“十二五”时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规划》中,使之成为我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活动不断深入推进。

        当然,艺术观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将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以《讲话》精神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培养作为重要任务坚持不懈地推进,完善总体规划和综合性安排,综合发挥各种教育因素的整体功能,不断提高学校塑造学生艺术观的实际效果,培养符合未来需要的社会主义电影人才,为建设电影强国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