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所学校,它没有围墙:它在全国各大城市乃至大洋彼岸的社区和街道落地开花;它没有报名限制:从学龄前儿童到耄耋老人,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到下岗工人,从高墙内到福利院,最小的学员只有4岁,最年长的学员是106岁的老寿星。
有这样一所学校,它磁场强大:上海师范大学超过八成的学生都参与其中,18年来约有5万名大学生担任它的校长和教员,服务人数近15万人次;它是教学相长的典范:每年都有近3000名未来的教师在这里第一次站上讲台,不仅是检验教学基本技能的实验室,也是青年学生砥砺品格、塑造师德的训练场。
从1994年至今,它常办常新,久盛不衰,用18年的坚守绘就了一幅最美的“爱心地图”。它有个最普通却响亮的名字——爱心学校。
遍地开花的“爱心连锁”
18年的坚守,缘起于一群年轻人服务社会的尝试。
1994年,14名上海师范大学学生调研后发现,一些劳动模范因忙于工作无暇辅导子女学业,为此,大学生们自发组织了首届34名劳模子女夏令营活动。夏令营反响之热烈,出乎学生们的预料。何不多开设一些这样的课堂,帮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次年,它就变身为免费向社区开放的中小学生暑期学校,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一项新形式,这一年它被正式命名为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
首届“爱心学校”校长孙勇告诉记者,从爱心学校的布点、落实场所,到筹措经费、制定教学计划,再到招募学员、备课、做好各项开学准备工作,全部由大学生负责。
如今,“爱心连锁”已先后在全国18个省市及香港、澳门地区开出了1900余所分校,还辐射到了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成为大学生利用所学奉献社会的一个舞台,不断传递着社会的良善和美好。
用行动诠释爱的价值
杨赟是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的教师,高中时代曾是“爱心学校”的学员。高中毕业后,杨赟考入了上海师大美术学院,一到暑假,他就赶到曾给他带来无限快乐的松江“爱心学校”,当一名志愿者教员。毕业后留校当老师,杨赟又和学生一起,在上海虹口区的鸿雁社区办起了一所“爱心学校”。
“献大学生一份爱心,给孩子和弱势群体一份关心,唤社会一分热心”,书写在“爱心学校”校旗上的“三心”承诺,将志愿者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
几年“爱心学校”的义教经历,让旅游学院的杨艳毕业后毅然选择到儿童福利院从事孤残儿童工作。她说:“我要将爱进行到底。”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陆建非说,“爱心学校”不是简单的社会实践,而是一个传播对世界之爱、对社会之爱和对百姓之爱的大舞台。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在知与行中磨砺成长
“爱心学校”的意义,早已超出了社会实践课程的本身,成为大学生服务社会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爱心地图”的绘就过程,也是一次次的育人实践。
“爱心精神能绵延不断、持久弥香,恰恰是因为给了每位志愿者一个全面展示自己才能、更好服务社会的机会。”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莲华感慨地说。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说,举办“爱心学校”是德育模式、素质教育途径与载体的创新,它能促使大学生朝知行统一的方向迈进,也是大学生经风雨、见世面、磨炼意志、培养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大课堂,它能弥补学校德育小课堂的不足。今后学校还将探索把“爱心学校”打造成爱心教育组织者的师范基地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示范园。(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