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2日 星期六

    国企,民企?城市,农村?

    又到就业季——看680万大学生怎样抉择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2日 10版)
    梦想或许就在不远的前方。CFP
    “京上广”高校毕业生对起薪要求分布
    “京上广”高校毕业生求职意愿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2011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 图表制作:邱玥

        国企热,民企冷:求职沟壑如何填平?

        又到凤凰花开时。

      5月8日,2012年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在兰州启动,全国超过23万户企业携326万个岗位前来招兵纳贤,与此同时,招聘会现场也挤满了求职者。

      来自遵义的周泽波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毕业近6年,学生物工程专业,在两家公司做过技术员,还曾经创过业,但由于对市场了解不足,创业失败,打算找份工作。2个月前,他参加了在家乡贵阳举办的“贵州籍省外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专场招聘会”。“那天转了一上午就看中一家央企的职位,但央企人人都想去,越是好岗位竞争越激烈。”周泽波说,那次招聘会上,一些央企和外企的招聘台前排起了长龙,然而,实力偏弱的民企、微小企业,尽管放宽学历、年龄、性别、经验门槛,保证“五险一金”等福利,却还是门庭冷落。

        教育部门日前公布,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同比增长20万人,再创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统计,目前,非公经济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在民营企业就业的劳动者已经超过就业总人数的70%。2011年,高校毕业生到中小、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已达46.2%。然而求职意愿上,据《2011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应届毕业生的首选依次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中央企业和大型国企,其次是外资企业,只有不足5%的应届毕业生选择了民营企业。“这反映出,追求‘稳’和‘利’仍是目前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心态。”北京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说。

        “现在的制度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比如你是干部身份,如果跳槽到企业就失去干部身份;企业到机关,机关到企业,市场流动的一些障碍还没有完全解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说。

        201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促进高校毕业生合理流动。有关专家指出,打通就业体制和机制上的种种障碍,采取有针对的政策措施,增强民营企业吸引力,使之继续发挥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无疑是当下的重点。

        “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要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杨伟国认为,要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所有人都拥有同样的权利去创造企业,然后对所有人都给予一种公平的管理办法。“我把这样的创业政策称之为战略性就业政策,创业是就业之源,包括既有公司的扩张,也包括新生创业活动的增长,这是真正解决就业可持续的办法。”

        今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提出对小型微型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给予多方面政策优惠。

        随后,各地相继制定了扶持微型企业人才发展战略。

        贵州省首创性地规定,高校毕业生在同一微型企业连续工作满三年以上的,在报考自主公开招考公务员时可视为基层服务经历;广西自治区提出,对中小企业新招收高校毕业生,可以按规定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山西省规定,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创业者,可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费。

        压力大,跳槽频:毕业生缘何难舍“北上广”?

        五年前,张晓(化名)从内蒙古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一转眼到了大四,2011年3月,她进入一家国内著名互联网站市场部实习,毕业时却被公司告知,今年没有招收应届毕业生的计划,只能继续实习下去……

      “实习生平均工资为3000多元,扣除在北京的日常开销和房租,所剩无几。”张晓陷入长达半年的迷茫。这期间,家人为她在家乡的电视台谋好一份有“编制”的工作,但她的态度很坚决,“我不可能回地方工作,再怎么说,这里平台高,接触的人素质也高,即便暂时挣得少一些,为了一个好的职业起点也是值得的。”在她看来,家乡是很安逸,但已经回不去了。

        拿着劳务外包公司发放的基本收入和部分社保,干着和正式员工一样甚至更重的活,看中在一线城市的发展机遇,宁可栖身模棱两可的“实习生”岗位——近几年,这样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尤其是外地生源,比例正在逐年提高。据《2011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调查显示,对于在北京和上海学习的外地生源应届毕业生,超过半数在择业时选择留在上海和北京工作,绝大多数的毕业生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作为就业的首选,只有1/4左右表示愿意去二线城市,避免一线城市中的激烈竞争,而愿意回家乡工作的只有5%。

        频繁面试、频繁跳槽是这类人的一大特点。“发出的简历30%左右能收到回复,然后疲于应付形形色色复杂的面试。”张晓说,“表面上看机会不少,但应聘成功的往往是规模小、运作不规范的私企,还有的薪水实在对付不了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几个月就换份工作的大有人在。”而这,与广大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动性较差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

        “区域经济不平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之一。”萧鸣政指出,“即便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考上大学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也不愿回去,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地域歧视。”

        引导人才到需要的地方去固然重要,然而,当人才到了欠发达地区以后,将来如何有一个顺利的渠道再流动,或许是眼下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其实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西部也有很多机会,碍于心里没底不敢去。”莫荣认为,解决就业地域歧视的关键在于改革国家层面的政策,消除人才流动中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在市场环境下,政府要建立以用人单位为需求核心、以市场为主要配置方式的人才流动机制体制。“从政策上进一步让他们流动更顺畅,政府服务得更好。”莫荣说。

        政策好,执行难:理想与现实差距多大?

        “2010年10月3日,小雨。这段时间,像做梦一样的:几个月前我还在北京地铁四号线上和同学侃侃而谈,憧憬着未来的美好;而如今却在办公室里拿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报表做着统计。”国家重点大学优秀毕业生,校学生会主席,中共党员——顶着这些光环,江远(化名)2010年本科毕业后考到重庆的一个小镇上当了一名选调生。这是这个浙江城市里长大的小伙第一次背井离乡,到西部农村生活、工作。

       语言和生活习惯各种不适,常因工作需要喝白酒喝到吐,这些江远都可以克服,最让他发现理想照进现实的不同,还是工作内容的琐碎与重复,以及提拔可能遥遥无期——“每天总要无数次地在公章盒中翻找公章,在一张张千篇一律的文件上盖戳;每天总要接听一堆形形色色的电话;比我早来的人里,有的干了快十年还是科员,升迁的难度很大……”

        我国的选调生数量,正以每年超过万名的速度增长,此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国家项目也在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这些政策措施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起到一定帮助,但是从落地执行效果来看,还存在许多缺陷,政策多而法律少、基层执行力度不一、缺乏实际配套方案支持、实施效果没有监控和约束等等。”萧鸣政说。

        “有的政策到了下面执行起来千差万别。”江远说,“比如,研究生按规定可以挂职主要领导助理。有的镇就认真执行并当做班子成员,有的则是安排到科室做个普通工作人员,每天打打杂。”他认为,既然把选调生作为后备领导干部招进来就要重视他们,加强培养,形成定期考察或者培养的制度,“不要选调进来了就不再管理,这样容易造成人才流失。”

        然而,也有不少毕业生,通过在基层的历练,找到人生的坐标——现为海南省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干警的王锐,去年6月毕业于澳门大学中文系,在父亲的授意下放弃了留在澳门发展的机会,奔赴海南鹦歌岭青年团队,从事生态保护工作。在她和队友们的努力下,当地滥垦滥伐、毁林开荒、非法捕猎、过度捕捞等问题基本消失,许多当地村民逐渐由森林资源的破坏者变成宣传者、保护者。5月4日,他们被团中央授予第1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青春的理想在基层的磨砺中更加坚毅。

        “一方面,要完善与国家政策相配套的就业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选择国家发展所急需的艰苦行业和产业,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宣传的途径和方法,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广大农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引导毕业生树立服务农村、服务基层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毕业生就业的最大化。”萧鸣政说。

        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表示:“要通过加强调研,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基层项目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一步做好各项目在招募培训、待遇政策、期满就业服务等方面的政策衔接和配套工作,同时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真正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 (本报记者 邱 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