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3月17日头版“走基层·感悟”专栏刊出了记者龚亮在光明日报社2012年“新春走基层”编辑记者座谈会上的发言——《崔壁村带给我的思考》。读了这篇发言,我深深感受到“新春走基层”活动给年轻记者内心深处带来的巨大情感变化,于是特意找出龚亮在“新春走基层”期间写的两篇报道:《回家真舒心》(1月16日)和《致富有望 过年踏实》(1月17日),与她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对照着看,觉得她的感悟非常可贵。
龚亮去的地方,是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崔壁村,这是个以前在附近有名的贫困村。从报道看,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缺水,二是交通不便。由于缺水,多数村民只能种相对省水但收入少的玉米、小麦,不能种赚钱多但需水量大的蔬菜、苗木,全村203户,种蔬菜的“富裕家庭”不到10户。交通不便,农产品运不出去,干蒜头只能卖7分钱一斤,收入还不够雇人,有村民宁愿让它烂在地里。当然,现在这个穷村的面貌正在改变,村主任联系农科站测水位、定井位,准备打井,还要修路,打开农产品销路。崔壁村致富有望了。
龚亮说,她一直是个生活在基层的人,知道基层生活是什么样子,但崔壁村的情况还是出乎她的意料。一是范鹏飞的家,“一个用土墙围成的小院子”,家里“就一间屋子两个床,当天晚上我不得不和他姐姐出去借宿”。二是这里缺水的严重程度,她只在到达的第二天早上洗了脸,晚上睡觉都没有洗脸刷牙。三是她见到了一种从小到大从未见过的厕所,“就是院子里用土墙围着一个小坑”,下雨了还要撑伞。
我不知道龚亮的年龄,她说刚踏上工作岗位,估计最多二十几岁吧,我也不知道她的成长环境、家境如何,但使我感动的是一个在首都大报工作的年轻女孩,跟一户普通农家朝夕相处不到两天以后,感受到农民的淳朴、友善,离别时依依不舍。这说明,真正深入基层了解农民以后,她的感情深处正在发生变化。她为范鹏飞一家一年的用水只相当于她家一个月的用水而深深感慨,为农民的困难而忧心。她真诚地为贫困农民着想:“扶贫不是过去时,应该继续走下去,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在和村民的相处中,她也“感受到老百姓对于记者的信任和尊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压力”,认识到记者“绝大多数时间都应该和群众走在一起”。没有花言巧语,都是普通的、发自肺腑的真心话,但正是从这“普通”中,从她的几度哽咽,甚至“说不下去”中,我看到了基层生活和采访在她内心深处触发的深刻感悟,这种感悟非常可贵,将会在她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和人生道路上伴随她健康成长。
我又想到,现在还有不少年轻人还十分缺乏这种感悟。“80后”、“90后”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幸福年代,在长辈和社会的百般呵护中长大。一些年轻人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住着高楼大厦,吃着鱼肉白米,喝着星巴克,穿着名牌还不满足,他们知道崔壁村的农民怎样生活吗?知道中国还有多少个“崔壁村”?他们想过中国的国情、民情是什么样吗?想过怎样艰苦奋斗,才能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吗?他们清楚自己这一代人肩上的责任吗?中国的年轻人都应该像龚亮那样深入到贫困的农村去看一看,走一走,在贫困农民家住些日子,体会他们的生活。
不仅是媒体,各单位都应该对年轻人进行国情、民情教育,《光明日报》刊登的“新春走基层”和“两个大学生的爱心假期”这样的系列报道非常有意义。像《崔壁村带给我的思考》这样引发热烈鼓掌的精彩发言应该让大家分享,并就此发表评论,阐发其中蕴涵的年轻编辑记者“对国情、民情的深入认识和思考”,这对广大青年读者一定大有裨益。
上海读者 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