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02日 星期三

    师德培育要贴近教师

    作者:郭 峰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02日 14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师,同样要经历常人所经历的成家立业与生老病死,要面对发展的压力和生活中的困惑,要处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关系。因此,我们在加强师德教育的同时,不应该漠视教师生存与生活的现实。

        我国传统的德育模式,过分注重外在规范对个体的约束和个体的遵从。德育工作者往往事先设定了教育的内容、程序与要求,虽然注重实践的宣传效应,但忽略了德育本身内含的生命体验和情感特质。个体的道德作为生命的灵魂与核心,不在于道德知识和行为技能的掌握,而在于真实生活和具体情境中心灵的感应。因此,应强调教师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活动,重视主体自身的理智力量和自由意志在道德形成中的作用,以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照现实社会,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师德培育模式。

        首先,要贴近社会,重视环境的能动性。师德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提炼与升华,是对个人生活的规范与要求。教师不仅要从中知晓社会变迁的方向,还应对道德的新内涵表示认同。社会可以提供衡量道德行为的标准和激发受教育者进行探究的情境。师德培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德育资源的全面整合,需要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融为一体。道德首先是自由个体对社会经验的积累和对行为后果不断检验的理性化过程。社会环境的育德功能实质上能够为人们提供新的价值判断和新的实践能力,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环境在师德培育中的能动性作用。现实中,在实现社会公平的同时,应体现教师的特殊性,如设立教师保障性住房、多层次的教师奖教金以及青年教师成长机制等。师德承担着社会道德价值体系核心内容的传递,应该达到自由与责任的和谐、个人理念与社会利益的和谐以及德性与德行的和谐。

        其次,要贴近教师,突出德育的针对性。德育针对的是人的内心世界,所要解决的是人的思想问题,有效的德育应能深入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德育工作者应掌握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成长氛围以及不同成长经历教师的特点,须从教师的兴趣、需求及其心理发展水平和状况出发,力戒道德评价的程式化,注重培养教师的道德思维习惯,让道德主体在与环境积极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和建构理想的道德价值体系。因此,在教师中,我们既应树立教书育人的典型,彰显教书的育人实质,形成严谨笃学、淡泊名利、立德树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又应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还应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聘任(聘用)的首要内容,形成良性的道德价值评价体系,让真正学高身正的教师无论从精神还是物质层面都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第三,要贴近实际,关注育德的实效性。当前,随着数字化革命和新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就德育而言,我们一方面应从技术和制度的层面扼制不良信息的传递,另一方面还应深刻把握新技术可以驱动德育创新的合理内核,寻找信息元,并构建信息元的兴趣指向。育德方式的变革不应是抛弃,应是扬弃,不应是简单结合,应是融合。德育工作者应创新德育意识,变“训导观”为“指导观”,认真研究德育机理,耐心构筑道德氛围,从“教会墨守”转向“教会选择”,激发教师真情关注,引发教师真心触动。

        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然来临的今天, 我国现阶段的道德建设应该因应潮流,适时变革,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个体的个性修养,发展个体的个性特长。因此,探索道德教育中师德培育的模式也就显得非常必要。

        (作者单位:北京市教育工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