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02日 星期三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教育?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02日 14版)
    漫画作者:禹天建

        一堆家规,将女儿送进哈佛;一根藤条,将三个孩子送进了北大。“虎妈”、“狼爸”的严厉教子方式让人记忆犹新。而眼下,又出现了一位日本妈妈,用相对宽松的教育方式将自己的三个孩子全部送进了哈佛大学。

        一面是“虎妈”、“狼爸”近乎专制的严厉教育方式带来的成功,另一面是“哈佛妈妈”相对宽松教育下走进世界最高学府的荣耀,父母们疑惑了:到底是严厉的教育方式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还是宽松式的教育更加科学?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算是成功的家庭教育?

        “虎妈”“狼爸”刚唱罢,“哈佛妈妈”又登台

        “绝不允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不允许自己选择课外活动”、“无条件服从家长的一切要求”、“不许去同学家串门”,“虎妈”、“狼爸”用一系列严厉家教要求孩子沿着他们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据媒体报道,他们的做法引起了一部分家长的模仿,但也让部分家长直呼“变态”。

        就在对他们的讨论稍稍平息的时候,“哈佛妈妈”出现了。日本妈妈森田友代的著作《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一书中,提出了“放任式”家教与“目标式”培养法,即把东方式家庭教育中的“权威父母”和西方式的“平等交流”相结合。这是继“虎妈”、“狼爸”之后,又一位让万千家长羡慕的“教子成功”的案例,它引发的讨论绝不亚于“虎妈”、“狼爸”曾经激起的“争论硝烟”。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一个人最早接触的教育形式,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必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家庭的家教模式各不相同,究竟哪种方法更可行?哪种方法更科学呢?

        严厉还是宽松?这是一个问题

        古代社会,家长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权威。朱熹《朱子家礼》有云:“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家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儿女必须服从父母严厉的管教。

        而今,随着社会法制的健全与社会文明的提高,加之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家长们开始转变观念。对许多家长来说,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渐渐变得迁就和宽松,但当家长们看到“虎妈”、“狼爸”那样严厉的家教方式带来的成功时,这些家长有些矛盾和动摇了。

        “我也不愿意强迫孩子,不这么做又不行。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如果放任他发展,将来怎么跟别人竞争?”陕西安康的唐女士是一位17岁孩子的母亲。她说,自己对孩子的家教比较严厉,假期辅导班必上,即使不愿意也得强迫他去。

        但孩子的表现却让她担忧:“英语成绩还是没有提高,也从不主动跟我交流。”严厉的鞭子似乎并不能驱赶着孩子走向既定的目标。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认为,“虎妈”“狼爸”式的教育是一种专制的、粗暴的教育方式,是缺乏民主平等意识,不尊重孩子权利的表现,这种功利化追求驱使下的教育方式产生的“成功”只能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是不可取的。

        “但另一方面,孩子是需要严格管教的,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立规矩、明是非。我反对棍棒教育,但惩戒是必须的。”孙云晓补充道,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所谓惩戒,意指当孩子出现某些偏差时,采用温和的方式引导其反思错误,总结教训,让其承担行为带来的后果。“善待儿童的错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方法,家长要相信孩子是好孩子,要让孩子真正认识错误,不惧怕错误、改正错误,这样才能练就勇于承担责任的品格。要是犯错就用打骂的方式解决,孩子或许永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权威民主最科学,还要因性施教、个性施教

        “我也尝试过做虎妈狼爸,为孩子制定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并且强制她完成。但后来发现,跟她好好说,征求她的意见,给她鼓励和夸奖,她反倒能耐心地听取建议。于是,我放弃了以前的方法,有什么事情我们会相互讨论,平等对话。”任教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教师罗自文告诉记者。

        孙云晓认为,权威、民主的教育才是最科学的教育方式。一方面父母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权威和威信,另一方面要对孩子理解和尊重,给他自由,好的教育是给孩子自由的教育。对孩子严格要求跟自由并不矛盾,权威不是专制,民主不是溺爱。

        “对孩子严格要求跟自由并不矛盾。比如不能撒谎,不能欺负别人,不许过度玩网络游戏,这些方面要严格,严格要求的孩子才是有安全感的孩子。在这样的前提下孩子依然可以获得自由,可以和同伴玩,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发展。这就是宽严有度。”孙云晓表示,一个通行的理念是,孩子10岁之前要完成道德智能的教育,核心便是明辨是非,孩子0到1岁的时候,对他要无条件的爱,这样他才有安全感和幸福感;2到4岁要敢于对孩子说不,让其明辨是非;5到10岁便要进一步高养成良好道德习惯,这段时间是一生的基础、最重要的阶段,也是立规矩的黄金时段;但10岁以后就要开始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对话,听取他的意见和想法,用道理说服他而非强制他。他说,根据国内外家庭教育研究的发现,孩子成才率最高的家庭是权威民主型的家庭,而不是专制家庭。

        孙云晓补充说,儿童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个性施教。把性别跟个性结合起来,是一种更加理性的态度。

        端正教育心态,成功的定义并不唯一

        网上有一则被网友广泛转发的微博:“小时候,我经常纠结:长大后,是上清华好,还是上北大好呢?长大后,我才发现:我真的想太多了。”一则只为逗乐的笑话却折射出了孩子从小被灌输的理念,成功就是上名校。而家长给孩子定的目标,便是考上好大学,考出好成绩。

        唐女士对孩子的目标明确而清晰,考上清华或者北大。她说,“最次也要重点大学。” 

        孙云晓表示,上名校、考高分只是世俗意义的成功。他给了我们三个成功的标准:“一是发展。成功不是比较,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和提高;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所谓天才就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三是和谐,即身心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孙云晓说,儿童时代就是不断探索实践、发现自己的过程。要明白孩子的学习有趋利避害、取易避难的特点,他们的兴趣是容易变化的,认识自己需要一个过程,不必要求无论什么事情一定要做到底,允许他们探索自己。“但这种探索一定要建立在定好规则的基础之上,跟孩子谈好按规则办事很重要,孩子起码会懂得定规则多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重要责任是引导他们选择能发挥他们智能优势的领域,这就是成功的诀窍。

        本报实习记者 唐毓商 本报记者 王庆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