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30日 星期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时

    耕地用水,如何保障?

    ——聚焦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农田水利建设

    《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30日   02 版)

        水是生命之源。人靠粮,粮靠水。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农田水利的支撑。

        农田水利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粮食连续8年增产丰收,水利建设功不可没。

        但是,与庞大的粮食需求相比,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与现代农业明显不相适应。农田水利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有待改革等问题依然突出。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11位常委会委员就打通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加大资金投入、农业水价改革等热点问题分别进行了询问。来自水利部、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一一作了详细回答。

        近半数的“望天田”如何解决?

        中国有18.258亿亩耕地,其中一半以上缺乏灌溉条件。“我国仍有半数的耕地是‘望天田’,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胡彦林委员首先发问。

        “的确,全国目前仍有近半数的耕地是‘望天田’,现有灌溉排水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问题日益突出。”水利部部长陈雷坦言。

        陈雷表示,对于解决“望天田”的问题,水利部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扩大有效灌溉面积,特别是中低产田,通过发展灌溉排水系统,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农田。二是大力兴建“五小”水利工程,短平快地解决实际问题。三是着力实施高效旱作农业,比如深翻秸秆还田等。四是调整旱区的种植结构,发展高效耐旱的种植品种。

        在关注“望天田”的同时,如何打通灌溉的“最后一公里”,也成为常委会委员们争相提问的焦点。

        “‘最后一公里’现在确实是农田水利最为薄弱的环节,末级渠道不健全、不完善,所以有些水从干渠、支渠下来,到最后一公里的时候损失、渗漏、蒸发很多,利用效率比较低。”陈雷说。

        陈雷表示,为解决这个症结,水利部一是加大了灌区的节水改造力度,不仅针对大型灌区,还包括中型灌区和小型灌区。二是加大田间和末级渠系的建设。三是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四是深化小型农田水利的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完善农田水利的基层服务体系。五是深化农田水利管理体制,解决老化失修、运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同时,陈雷补充说,中央制定出台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特别是明确了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拿出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投入力度,田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将会加快得到解决。

        如何让资金发挥最大功效?

        近年来,我国灌溉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央投入和地方投入不断增加。据了解,去年中央的农田水利投入资金达到了659.9亿元,地方的农田水利投入达到了600亿元,均较上年增长30%以上。

        不过,投入始终是有限度的。如何用好这些资金,让有限的钱发挥最大功效,是郝益东委员关注的重点。

        在回答郝益东委员的提问时,陈雷表示,目前,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渠道主要有中央财政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补助专项资金、中央固定资产水利投资中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等八个方面。

        陈雷介绍,如何整合好这些资金,使这些资金形成合力,使农田水利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水利部和其他相关部门做了一些探索:一是制定了包括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农田水利县域建设规划,覆盖到2000多个县。二是统筹资金,会同财政部出台了统筹和使用资金的指导性文件和意见。三是加强分工协作,建立一个沟通、协调的机制。四是信息共享,明确各自的职责。最后,要求地方作为最后的组织实施单位,把资金进一步整合、统筹好,发挥好资金的使用效益。

        水价改革如何降低农民负担?

        “在水价改革中,我能够看出一个两难的抉择:一方面,水费收不上来,同时我们也希望降低农民的水费负担。但另一方面,水资源在中国是最稀缺的资源,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也就在于节约用水。这个矛盾怎么解决?”蔡昉委员问道。

        对此,陈雷坦言,农业水价改革是个大问题。“从目前农业水费收取的情况来看,全国面上的农业水费平均也就是1毛钱左右,农业供水成本基本上在2毛钱左右,农业水费只是成本的一半,同时因为收取不到位,收取率也就是50%左右。所以,由于水费偏低,收取不到位,也导致了农田水利设施没有足额的维修、养护经费,所以老化失修的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陈雷表示,第一要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既要考虑满足水利工程运行的成本,也要考虑农民水费支出的承受能力。第二要大力推行农业节水。第三要完善农业的用水计量设施,让更多的农田按方收费。第四要加强水费的征收和管理。

        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补充说,一方面要降低水价,减轻农民的负担;另一方面农民还要适当承担一些水价来促进节约用水。现在总的思路是加大财政的补贴来降低水价,与此同时还要让农民在合理范围内承担优惠的水价。

        (本报记者 殷 泓 王逸吟 本报北京4月29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