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文乾刚,男,1941年生于辽宁。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学习,1961年进入北京雕漆厂工作。2002年退休并成立自己的工作室。2007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同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文乾刚的工作室位于机场路的边上。一踏进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满屋的红色雕漆作品,在春日午后的阳光里,散发着一种静静的美,充满张力,典雅华贵。
五六名工作人员都在忙碌着,有的趴在桌前抛磨刚刚雕好的牡丹花瓣,有的在聚光灯下刻画繁复的波浪纹路,还有几个人围蹲在一起,往一面涂好漆的屏风上贴画稿。这面屏风,是为即将建成的北京市非遗博物馆制作的,已经进行了整整一年,还没正式开始雕刻。
所谓雕漆,就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在我国,雕漆工艺有1400余年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清代以来,雕漆以其古朴庄重的造型、精美考究的纹饰,深受皇家的喜爱,并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一起,被誉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
每一件雕漆艺术品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和漫长的光阴。且不说设计、制胎、雕刻的繁复过程,光是涂漆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一般说来,雕漆作品的漆层厚度从5、6毫米到15毫米不等。而1毫米的厚度就要刷16遍漆,为了保证年深日久也不会开裂,每一遍刷上去的漆都只能在室内自然阴干,不能烘干或晒干。通常情况下,每天只能刷一遍漆,所以大的雕漆作品,光是刷漆就要大半年时间。
谈及在北京雕漆厂工作的40多年时间,文乾刚有无限感慨。“雕漆的每一道工艺都有专门的技术,设计、制胎、涂漆、描样、雕刻、磨光……复杂繁难,不可能靠单个人完成,从古至今,都是分工合作,一个人只通晓部分工艺。”他说,“很庆幸当时我有机会,才把这些活儿全都学了一遍,用了整整三年时间。”
在文乾刚眼里,雕漆是最美的艺术,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正是对于雕漆的热爱,使他愿意在新作品的创作上付出巨大的心血。那件获得第五届西博会金奖的剔红《梅瓶》,就耗费了他整整3年时间。这只精美的“梅瓶”,高100厘米,方锦地上不规则地分布着朵朵梅花,韵律优美,雍容华贵。
随着艺术造诣的不断提高,文乾刚的雕漆作品在当代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仅包揽了从2002年到2005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的金奖,而且很多作品被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如中南海怀仁堂里的雕漆大壁饰、中央军委摆放的雕漆瓶、人民大会堂接见厅的剔红“五龙闹海”盘等。
“中国的工艺美术制品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三种:瓷器、丝绸、漆。”文乾刚对记者说,“你们知道吗,在英语中,日本——japan,这个单词的意思就是‘漆’。”他说,这要追溯到唐代,当时由中国传出的漆文化对日本有很深的影响,如今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对于漆文化都有很好的传承。“所以说,中国的雕漆工艺无论是在传播中华文化还是其本身的艺术表现形式上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它不但是中华艺术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是雕漆工艺的灵魂。”文乾刚认为,设计需要较为广泛的美术理论知识及艺术修养。设计者要兼顾作品的实用功能和文化功能,特别是文化功能。雕漆艺术要想发展,传统文化的内涵一定要全面继承,但艺术形式要能够被现代人所接受,美感要符合现代人的喜好,这就需要不断创新,敢于超越自我。但是,无论怎么变,都要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雕漆最传统的操作工艺也必须保持。
对于雕漆的传承,文乾刚充满忧虑。“现在从事雕漆行业的人太少了,我的工作室现在有32个人,这是北京规模最大的雕漆团队了。”此外,虽然他收了许多徒弟,但目前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掌握雕漆制作的全部工艺。近几年,文乾刚想尽一切办法推进雕漆艺术的传承,他在北京东郊设立了传承基地,在北京服装学院带了应用型硕士生,他坦言:“我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做好雕漆艺术的传承工作。”
(本报记者 罗 旭 通讯员 王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