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28日 星期六

    八旬“鱼痴”的故事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28日 04版)
    图为本报记者龙军(右)与刘筠院士合影。舜爱华摄

        早上8点,全国劳动模范、 83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筠准时来到位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室,习惯性地走进实验室查房。仪器设备正常,水电供应正常,特别是试验用的鱼也一切正常,刘筠放下了心,开始批改学生论文和查阅文献资料。

        湖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米有袁隆平,鱼有刘筠。在水产养殖界,刘筠被称为“鱼圣”、“鱼院士”。

        千百年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可以在池塘里生存,却无法在环境池塘里繁殖,种苗的获得只能在江河里捕捞。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损害,自然苗种日趋稀少,限制了淡水鱼的产量。提高鱼类繁殖能力,成为解决老百姓菜篮子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难题。

        1958年,刚从中科院实验生物研究所进修归来的刘筠主动请缨,肩负了四大家鱼的生殖、生理及人工繁殖研究。他深入36个县市的江河、池塘、湖泊采取了上千份实物样本,证实了池养家鱼的生殖细胞能够发育,但雌鱼细胞只能发育到初级阶段就停滞不前了,必须进行人工催产,才能继续完成成熟分裂。

        这个结论为家鱼人工繁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最终宣告了中国四大家鱼不能人工繁殖的历史就此结束。1981年,刘筠的“草鱼等家鱼人工繁殖及技术推广应用”,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色鲜味美的鱼儿开始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刘筠毕生耕耘,硕果累累,但最为人熟知的还是他在世界上首次研制出了异源四倍体鲫、鲤,这标志着我国在鱼类多倍体育种的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创造性突破。

        上世纪90年代,刘筠把目光瞄准鲫鲤杂交和异源四倍体鲫鲤和三倍体湘云鲫(鲤)的研究,历时10载终获成功。

        新鱼种“三倍体湘云鲫(鲤)”因具有生长快、口感好等优点,被定为国家级品种,产生了数百亿元经济效益。

        刘筠出生在湖南双峰县一个普通农家,一辈子都是在与鱼打交道。在夫人胡运瑾眼里,他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鱼痴”。

        1959年,大女儿出生时,他正在进行鲢鱼的人工繁殖研究,于是给大女儿取名为刘白鲢。二儿子出生时,他正在探索草鱼的人工繁殖,草鱼又名鲩鱼,于是他为二儿子取名刘鲩。

        小儿子的名字和鱼没有联系,却是鱼类学博士、教授,如今父子俩同为湖南师范大学生物学博士点的领衔导师。这一家子“鱼”的故事,在学校里传为美谈。

        (本报记者 龙 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