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27日 星期五

    现场写生观感

    作者:屠维能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27日 12版)

        阳春三月,原中央美院造型学院院长戴士和等一行知名画家前往云南圭山写生,五天的近距离接触,体味其作画心历和艺术表现,让人感受着用抽象思维研究具象画面的综合治理、情感体验的无中生有,法无定法的千变万化。

        不管是人物还是风景,6-7种颜色,一支毛笔、一把油画刀、调色油和上光油混合使用。作画中认真倾听对象的声音来反复推敲画面的音响,然后用刀和笔进行刚柔相济的“大写意”的画面布置,在交替运行的各种对比相融中,上色时欲冷先暖、欲浅先深、欲刚先柔,反之在笔色摔打更迭运行中营造了必然与偶然的大效果,在破中立、立中破中孕育出了无中生有的因子,此为“贯穿精神的氛围营造”。

        作画过程中如有弱化构图的“内在音响”时,戴士和就会搁下笔来等待它的重新到来。第二次作画往往从表现主体(身、头、手)入手,小写意的笔色情趣中,利用各种干湿、面线、冷暖凸现着微妙的形色变化,最后在五官上用篆隶书法意笔勾勒着不同的神情,并时时调整主体与背景的强弱疏密对比和边线的微妙处理……戴士和在不同的画面上寻求不同的语言体系,绘画语言影响着作品的格调高低,习惯性规则不是“神圣”的,规划因性情所至的创新,画法随对象而变的创造。

        1938年,弗洛伊德相会达利时说:“在你的艺术中使我感兴趣的倒不是潜意识,而是你的意识活动”,戴士和的作品在都面对真实的自然中寻找着新的构成关系和不同表达语系,他说:是不是“烟斗”那个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你的作品对于生活的真实是否有所质疑?生活的真实是什么?人人在猜测,在向往、在主张着、鼓吹着、规定着、断言着、发表着、争论着。正是在这个永恒的,不可穷尽的猜测争执的过程中,检验着你的作品有没有趣味?有没有力度?

        观看戴士和几幅在同一地方画的人物写生,就可看到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趣味,是关系、格调、情趣形成的心物气韵。或许人类就是在这种相互观看中,被感动而激发或被动或主动的探索演变而至今的,这也是唤醒人的本性最真挚、最善良、最美好的诉求,这个诉求就是:独立自主的抒情达意。

        回味戴士和的写生作画状态,是在观赏一刀一笔的节奏美,刀刀无凝碍、笔笔跳荡而又沉稳、处处都在动而处处都在留、丝丝入扣、欲断还连、深色能透气、浅色见神采、笔尖枢细节的左右上下摆动,写来全不费力,一片活泼的茫阔中留下自由浮翔的轨迹,一种即住即行、欲住还行的通透境界。五天的绘画过程,是一次次发现未知的创作过程,是寻找着新的不同于自己,不同别人的话语来表述生活,表达当时的时空感受。从“大学生”肖像中,能够领悟笔无气不活、笔无气则死、气生于精神。泰戈尔认为:中国艺术伟大的美感在于艺术家看到了事物的灵魂,并且对此深信不疑。戴士和的作品里就是在真实追求着绘画语言的“活性”,是感情流淌在画面上,天机流露在观者心中。

        戴士和说,写生就是创作,是短兵相见的删繁就简。他看见了,并且正视了“视觉战胜成见、形象大于思想”。他认为:当成熟的画家从“有法”进入“无法”的阶段,艺术功能主要是发乎性情,寻找新的生命力,而不是守旧与抄袭,是在规划中寻求新的规划。观察戴士和的写生,有这样一种感悟:当艺术工作者重新组合规划,决定作品的性质标准时,规划已超越客体而取决于本人的才情表达,不确定的无穷的“内容”显现,在“多元化”的当下,如何在“惊琼碎玉”中淘洗出自己的绘画语言,正是从事艺术者必须关注的事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