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23日 星期一

    《走向海洋》:我生命的起点

    陈 红 《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23日   14 版)

        《走向海洋》是我这些年来的心结。当大街小巷到处都在传唱着歌曲《常回家看看》,我的歌唱事业处在所谓巅峰状态时,我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另一种追求——纪录片事业。这引起了一些对我了解和不太了解的战友和朋友们的惊诧。

        其实我对海有着梦一样的憧憬。大学毕业后考入了海政歌舞团,一见到大海,我就会激动起来,于是我倾情的演唱了很多海洋、海军的歌曲,像《美丽军港》、《摇海》、《远航》、《潇洒女兵》、《再见吧军校》等。

        辽阔的海对于我有着无尽的吸引力,让我每天都在思考,“海洋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为此,像《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再说长江》这样的片子,我一遍遍地看,对中华水的历史、水的文化、水的文明、水的生命演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像《海思》、《甲午百年祭》、《海世沧桑》、《不朽的郑和》这样的片子更使我兴趣盎然,以至常常废寝忘食。

        中国是有着18000多公里海岸线的国度,是不仅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还是拥有300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的海洋大国,随着我国海洋科技和中国海军的发展,对远海大洋的探索、对捍卫国家海洋权益、维护世界和平将要担起的神圣使命都更加迫切。可以说,未来的世纪就是海洋的世纪,未来的人类就是与海和谐共生的人类。

        因为对海洋文化的眷恋,身为海政歌舞团歌唱演员的我却竟然在业务考评时递交了和我专业不对口的《论纪录片〈甲午百年祭〉镜头的缺憾美》的论文,一时闹出了“荒唐”的笑话。正是这个“荒唐”,也改变了许多人对我的固有印象。通过有关方面的调研,我被“用其所长”走上了海政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的工作岗位。

        上任以后,我要做的大事就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提高全民海洋意识的号召,做一部关于“海洋与生存、发展”的电视片。《走向海洋》是我魂牵梦绕的题材。然而,这个题材面对了太多的“雷区”。因为海洋对中华民族有着太深的情恨纠结,太多的苦难与辉煌,历史上帝国主义入侵的炮火大多是从海上打来的,对中国海域虎视眈耽者,叫嚣着中国威胁论者至今都很嚣张……

        然而,如果没有600年前的中华郑和大航海,世界海洋进步、海洋文明的发展不知要晚多少年?“走向海洋”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选择,是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我多方奔走终于促成了由国家海洋局、海军政治部联合摄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协助拍摄,海政电视艺术中心承制,北京三多堂科技传媒制作的大型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组建剧组,调集全国海洋、海军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召开创作座谈会,确定片子风格、规模、制作周期、摄制方案等等,先后18次修改剧本,如何为大气恢宏的本片开片?最终,北极定格在我的视线中。北极冰川资源丰厚,一旦冰川融化,地球上的通航将被改写,这是条被热议了上百年的黄金水道,开片就从北极切入,就从北极冰川海底发生的“钛合金国旗事件”开片,这一创意取得了创作团队上下一致的赞同。经播出证明,这一开片视角的发现与确立,为通片的立意奠定了战略高度。  

        拍摄的艰难是我始料末及的,期间,我父亲病逝我都未能最后尽孝!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央领导同志对大型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做出了重要批示。中宣部及国家十几个部委的领导专家来了,共同为《走向海洋》出谋划策。在大家的努力下,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四套、七套、九套、十套相继播出了该片,一时间在社会上引起了《走向海洋》观片热潮,收视率节节攀升,网络热评热议铺天盖地,DVD及同名图书全国畅销,该片被誉为中国首部以文化视角解析中华民族“走向海洋”的大型文化纪录片,它的精良制作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5年的执着,5年的坚守,我无怨无悔,这是我生命的新起点,我是海的女儿,我要始终沿着《走向海洋》的创作之路走下去,以此报答生我养我的祖国和人民!

        (作者为大型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总制片人、总编导)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