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23日 星期一

    文艺观潮

    中国艺术电影之春来了吗?

    王 田 《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23日   14 版)

        这个春天,先有大学生电影节在校园内掀起艺术电影的狂潮,再有北京国际电影节为其推波助澜。《桃姐》、《晚秋》、《钢的琴》、《岁岁清明》等一批充满文艺气质的电影横空出世,让人们在审美疲劳中感受到了清新的味道……随着这些电影频频传来的获奖消息,随着这些电影在口口相传中的热映、热播,人们似乎看到了艺术电影的希望。然而,艺术电影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春光乍泄的艺术电影

        《钢的琴》是送给东北老工业区下岗工人的电影。钢厂工人陈桂林拉起一支乐队勉强谋生,妻子要离婚,陈桂林希望买一架钢琴赢回爱钢琴的女儿,筹钱不成就和一干兄弟,手工制造一架钢的琴。废弃厂房、破旧光影、苏联歌曲、舞台构图,将现实主义题材和超现实主义手法巧妙糅合,人人都从最后的弹唱狂欢中看到库斯图里卡大师的影子。在雨中打着伞为红白喜事唱小曲,在废弃厂房中异想天开地造钢琴,一种贯穿始终的荒诞、辛酸和幽默,突如其来地把我们从21世纪现代影院的舒适座椅上,拽回到上世纪90年代那个物资还贫瘠的年代。

        《桃姐》也许是2012年口碑第一片。擒奖无数,感人至深。许鞍华再次将镜头对准香港的基石——不是我们在中环看到的优雅或让人做梦的大亨美人,而是我们在油麻地遇到的普通港人。这是许鞍华自《天水围的日与夜》以来始终保持的香港视角:面对平凡的生活,面对苍老和死亡。他使生活中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和人物充满了尊严,那份对待生活的安之若素令人尊敬,有着无可取代的力量。《桃姐》与任何噱头、搞怪、娱乐绝缘,却吸引了徐克、黄秋生等著名演员甘做过场配角,刘德华也奉献了有史以来最好的表演并获台湾金马影帝称号。

        《晚秋》因为演员阵容而吸引了几个国家的观众的关注。故事描写了一个在自卫中误杀因爱生妒的丈夫而坐了九年牢的女人,一个吃女人软饭而被其黑道丈夫追杀的小白脸,两个浮萍飘摇、不同语言的陌生男女在异国相遇……相当文艺的桥段。事实上,《晚秋》散发着东方式留白的美学味道,剧情克制,隽永结尾有一丝活下去的痛楚与温暖。

        以上影片并不同于我们印象中欧洲艺术电影动辄十几分钟的长镜头及晦涩难懂的内涵。事实上,随着消费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到来,许多欧洲导演也开始拍摄较为通俗的艺术电影,如西班牙大师阿莫多瓦许多活色生香的“欲望”电影。《钢的琴》不排斥轻快和娱乐,常把人逗笑;《桃姐》的事件密度不大,却并不觉2小时的观影漫长;《晚秋》淡淡的忧愁与简约意境,开辟了清新的一隅:观众在与生活的相逢和相对中感受到了灵魂共振,而不是在商业大片的感官快感后无法处置走出影院的一片空虚。

        千呼万唤的艺术院线

        发轫于欧洲的艺术电影,最初就是为对抗好莱坞商业电影而出现的,印象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先锋运动揭开了欧洲艺术电影的序幕——忽视情节,关注人物和内在,情节易支离破碎,叙事易跳跃断裂,多开放式结局。随着作者论的出现,作者电影几乎成为艺术电影的同义词,诞生了如伯格曼、费里尼、布努艾尔等享誉世界的艺术电影大师。

        与此同时,欧洲艺术电影院线也诞生了。2008年,我在柏林去了不少影院,到处是梅丽尔·斯特里普出演的音乐大片《妈妈咪呀》的海报。有一点却令我吃惊,柏林同时上映了《没有青春的青春》,这是大导演科波拉的第一点个人化影片,他用种植葡萄园赚来的钱自己投拍电影。这部被语言、哲学、政治、科幻包裹的爱情电影异常复杂神秘难懂,这样的小众电影在中国上映简直不可能。同样,在巴黎,无论什么优秀电影都可以在影院里看到,逾千家的艺术院线也使法国成为世界上电影最多样化的放映国家。专业丰富的片单、业内人士的互动,使得法国艺术影院即使不放映好莱坞商业大片,也可以和商业院线基本平行,甚至位列票房三甲之一。

        而在中国,除了商业大片如《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等能够在院线看到,绝大多数外国电影尤其优秀的艺术电影,几乎不可能通过走进院线的方式看到。以北京为例,只有电影资料馆、尤努斯、百老汇三家影院放映艺术电影,最有影响力的百老汇电影院也并不纯粹,保留了一定的影厅进行商业放映,甚至高达90%的时间。艺术片市场始终被商业大片挤压,如《变形金刚3》上映的第二天《钢的琴》即下档,前者一天的过亿票房使中国院线经理毫不犹豫。

        然而,曾滋养了无数中国文艺青年的艺术电影,潜力绝对不可小视。事实上,百老汇艺术片的上座率甚至不比商业片差,如在商业院线上映《桃姐》之前,百老汇的提前首映一票难求。

        艺术影院真正的难题可能不在市场而在片源,每年400多部国产影片中堪称艺术电影的少之又少,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可能有:一是让年轻一代的实验性独立电影进入发行体系,而不是在“地下”微循环;二是加大进口,目前中国的电影进口配额被国有公司垄断且几乎全给了商业大片。待这些局面被打破,中国文艺青年就可以憧憬不在影碟机而在大银幕上享受艺术的那一天了。而将不同时代、不同品种的电影重新组合,使影片常放常新,以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打破依靠商业大片在上映期内短暂的效益,或可迎来不仅是中国艺术电影甚至是中国电影的一抹春光。

        合力铸就的艺术支点

        看似小众的《晚秋》,首周票房2800万,创下韩片在华放映的纪录。而1200万的小片《桃姐》票房过亿,创下许鞍华电影的票房纪录。刘德华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参与电影投资,但均为大牌导演、大牌明星的“大制作”商业片,多以失败告终,一度负债4000多万。近几年,刘德华改变投资路线,以低成本文艺片为突破口,《桃姐》是刘德华投资的艺术电影。该片的大获全胜更坚定了他未来投资更多文艺片的信心。

        不久前,两部“爱”与“温情”的电影证明了艺术电影并非票房毒药:《观音山》拿下8000万票房;文艺青年自编自导的小清新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亦登顶台湾、香港华语影史“票房王”,它们共同证明了一个可贵而可能的艺术电影市场。2012年的中美电影新政中,增加的14部3D与IMAX电影将使更多好莱坞大片雄踞中国银幕,硬碰硬的策略显然不够变通——无论在技术还是投资规模上,而中小成本的艺术电影既能满足观众的新鲜口感,又能更多样地拓展电影的题材、手法和故事,以飨口味日益“刁钻”的中国观众。

        但在强心剂之外,不能忽略的是:《钢的琴》这部本土小电影只收获了与口碑和奖项完全不匹配的400万票房。这个案例提醒了我们,较之于来自香港的《桃姐》和来自韩国的《晚秋》,中国本土的艺术电影往往口碑好、票房差。因此,在迎接艺术电影之春的时候,既要呼唤刘德华这样的投资人,也要呼唤让艺术电影更好看的创作团队,更要呼唤专业发行公司参与小成本艺术电影的整体营销,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综合配置。“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但是阿基米德的支点,需要合力铸就。这样我们才可以说:中国艺术电影之春,还远吗?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教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