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23日 星期一

    走基层·蹲点25·高校辅导员群体

    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引路人”队伍

    ——关于高校辅导员群体的调研报告

    《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23日   01 版)

        记者手记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以来,教育部在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各地各高校在辅导员选拔、培训、考核、晋升等环节作了许多有益探索。

        然而,学生在变,什么样的辅导员最受欢迎?时代在变,什么样的工作方式能深入人心?苦乐生活,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坚守在学生工作一线?千头万绪的工作压力下,辅导员队伍又得到了怎样的成长?带着这些疑问,3月中旬开始,本报“走基层·蹲点”小分队分赴北京6所高校,在连续数日的贴身采访中采取实地考察、座谈交流、资料查询、问卷调查等方式,与一线辅导员朝夕相处、倾心交谈,连续发回《辅导员的一天》、《大学生需要啥样辅导员?》、《辅导员,特别能琢磨》、《苦乐生活,他们为何欲罢不能?》、《同学生一起成长》等一线报道,呈现出他们育人的辛劳、坚守的执著和成长的喜忧。

        调查中我们感到,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是一项长远工程。本文结合调研情况,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说起11年前的往事,爱开玩笑的蔡立佳调侃中还是带着抹不去的遗憾。

        那一年,带着高考过后的轻松与迷茫,蔡立佳走进北京工业大学。他有一肚子话想对人倾诉,他想找一位师长指点迷津。

        他找到了辅导员。“老师,我想跟您聊聊。”“过两天吧。”

        这是一次至今没有谈成的话,因为几个“过两天吧”之后,那位辅导员离开了学校。

        然而,正是这个没有达成的心愿,改变了蔡立佳的人生轨迹。4年之后,他义无反顾地留在学生身边,当上了辅导员。因为,“学生太需要辅导员了!” 

        遗憾化作坚守,而随着工作的深入,蔡立佳说,那种“被学生需要”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小到宿舍纠纷,大到就业引导,辅导员们看似琐碎的忙碌中意义非凡。他们是学生工作一线的“工兵”,排忧解难,永远冲在最前面;他们是学生心中的“师长”,遮风挡雨,无所不能;他们是学生成长中的“导航者”、“引路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每个学校、每个学生身边都活跃着辅导员的身影。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截至2011年4月,全国共有专职辅导员10.6万余人,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为1:214。此外,还有兼职辅导员3.6万余人,班主任2.7万余人,与专职辅导员一起构成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基石。

        如何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是辅导员队伍发展的核心问题。在这支渐趋年轻化的队伍中,职业定位如何明确、思想教育的有效引导怎样实现、专业化队伍如何打造以及发展平台如何搭建,成为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定位之思:如何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

        天刚擦亮,对外经贸大学的辅导员杨熙就悄然起身,简单洗漱后,告别了还在熟睡的儿子,踏上了一天“战斗”的征途。“几乎每天都像打仗一样忙。”杨熙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

        忙的不只是杨熙一人。这样的状态几乎每天都在辅导员的工作中上演。 

        辅导员究竟是什么?“辅导员要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教育部思政司有关负责人这样表述辅导员的基本定位。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高校辅导员大多承担着行政、党务等繁杂工作。“工作无边界”、“学校什么会都有辅导员来开”、“什么事都找辅导员”,是我们听到最多、也是最深切的感受。

        鸡毛蒜皮的琐事中,究竟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成为困扰不少辅导员的定位之思。

        困则思变。“自我解放”已经成为不少高校和辅导员应对职业定位模糊的积极行动。

        科学的时间管理是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教育部思政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辅导员工作主要包括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块,必然有许多事务性的工作,建议各位辅导员可以学一些时间管理方面的知识。”而对外经贸大学辅导员杨熙在工作中更是随手不离日程本:“我的时间都是网格状管理的,合理分配、规划时间让工作的劲头更足了。”而在6所高校的调研结果显示,工作日程本已经成为辅导员工作的必备法宝。

        艺术的工作方法也为辅导员减了不少“负”。对外经贸大学在辅导员班级管理中采用“大班长制”,在小班基础上遴选一批优秀的学生担任“大班长”,和小班学生干部共同构成系统的学生工作队伍,直接向辅导员负责。中国农业大学则充分发挥党员力量,开辟了“党员责任区”,协助辅导员开展工作。而如何“把教育内容贯穿在现有的事务性工作中,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成为解决辅导员定位之忧的关键问题。

        化解本职工作之外的附属压力也成为不少辅导员眼中明晰职业定位的必要之举。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部门本应直接对口学生的工作因传达、管理方便等原因统统指向辅导员,“找你辅导员来”成为不少部门习以为常的工作方式。在此背景之下,高校整体上的人事制度改革也成为将辅导员从繁冗事务中“解放”出来的依靠力量。

        工作之道:如何实现有效的思想引领?

        在学工部组织的校内辅导员沙龙上,杨熙抛出了一个思考良久的问题:“辅导员究竟是应该站在学生前面举旗,还是跟在他们屁股后面乱转?”

        “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多、思维活跃,如何让先进思想进学生脑、入学生心确实很费脑筋,有时面对学生的追问,自己也会‘断电’。”

        “书本上的理论好搬,可讲了学生听不进去。”

        “有时我们讲千句万句也抵不上专业老师的一句话,千辛万苦做的工作经常被某些老师的负面情绪一笔勾销。”

        辅导员们的话语告诉我们,杨熙的困扰并非个例。

        在明确的职业定位下,思想引领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新的育人环境下,如何把握学生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如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如何让思政教育的覆盖面更广、实效性更强也成为值得琢磨探索的难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面对工作之惑,不少高校从辅导员群体政治理论素质的加强、全员全过程育人模式的探索、对学生特点的分析研究等方面入手,趟出了提高辅导员工作实效的新路子。

        作为战斗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最前沿的工作者,学习已经成为辅导员实现有效思想引领必备的重要素质。调研组收回的问卷显示,几乎每个辅导员都会定期参加政治学习,北师大等高校还积极举办“京师辅导员讲堂”系列活动,邀请政府机关、兄弟高校和境内外知名专家为辅导员主讲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点、焦点问题。

        学习机会不少,辅导员们的学习内容更是紧跟时代步伐,权威、解渴又实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今年2月份刚刚出版的《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早已成为不少辅导员的案头书,中国农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利用专题讨论、自主学习等方式组织辅导员队伍学习《摘编》,为“导航者”寻求最新鲜的精神滋养。

        知己知彼,方能行之有效。对学生特点的分析研究也为辅导员思想引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参照。教育部思政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教育部已经连续20年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支持。同时,还全面加强辅导员工作网络平台和校园网站建设,组织开展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博客、优秀博文评选活动等,鼓励支持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对深度辅导者进行深度辅导”则是对外经贸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先进经验。党委书记、校长为学工队伍做深度辅导报告;学工部等有关部门通过专题会等形式为辅导员做深度辅导;辅导员则为全体学生做深度辅导。全校形成“书记(校长)——全体深度辅导队伍——全体学生”的自上而下、覆盖全体、有效推进的完整的三级学生深度辅导工作链条。

        同时,对外经贸大学还充分整合本科指导教师、班主任制度,积极打通辅导员与专业教师育人工作的通道,为全员育人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成长之策:如何打造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26岁的武镒是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的专职辅导员。看着文弱,说话办事却条理清晰,浑身都透着自信范儿,她笑言:“这样的成长、成熟都归功于辅导员工作的锤炼。”

        可尽管成长显著,管理学硕士毕业的她还是在调研问卷上勾下了“工作压力来源于自身素质达不到工作要求”的选项。

        而在调研组发出的问卷中,87%的受访者都做出了和武镒一样的选择。

        或多或少地都有过面对工作力不从心的经历,渴望得到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机会,期望得到职业指导……来自一线辅导员的声音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仍存在“专职不专”的状况,也催促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脚步。调研发现,专业化、专家化辅导员队伍的打造既离不开宏观的理论视角培养,也离不开具体的实际工作训练。

        打造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离不开专业的培养培训。尽管有压力,但武镒的成长却是理学院分党委书记岳敏眼中“显而易见的事儿”。从先进理论到重大政策,从谈话技巧到人力管理,辅导员们一场场讲座听下来,肚里有货了,工作也好开展了。

        据教育部思政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05年以来,教育部已经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班28期,累计培训辅导员骨干5000余人;首批设立了2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实施高校辅导员继续攻读学位计划,选拔了近4000名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近350名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组织辅导员骨干出国研修,已累计选派400名学生工作骨干赴英国、美国开展学生事务管理研修,为辅导员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

        理论学到手了,如何加以应用却又成了新的难题。“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在高校实行辅导员制度。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高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特色经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鼓励各高校按照政策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创新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途径载体,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水平。”调研过程中,教育部思政司有关负责人的一席话肯定了各高校因地制宜地开展辅导员专业化培育的必要性。

        “团队”是武镒讲述工作时提到最多的词,也是中国农业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理念。在“打造精英团队”的目标导向下,农大辅导员队伍定期开展团体培训、心理案例分析、心理工作研讨以及个人问题剖析等,同时以团队为单位构建批评平台、愿景激励,帮助辅导员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我们最近的学习任务是利用‘团培法’、‘探究性学习法’学习《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团队式的学习不仅有利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发展,还确保了学习型辅导员团队的建设实效。”武镒告诉记者。

        北京工业大学则在辅导员科研工作中引入了团队建设模式,根据研究方向组成学术团队开展科研活动的模式,逐渐向“大师+团队”模式的目标努力,培养“专家型”和“名师型”辅导员。

        发展之谋:如何搭建科学的发展平台?

        2011年,中国地质大学的辅导员于海亮通过公开竞聘走上了学院党委副书记的岗位。而他身边的同事里,不少人已经通过岗位流转成为了学校党政机关的中坚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的专职辅导员隋璐璐则告诉记者,北师大专职辅导员职称评审2004年开始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单列,迄今已有7人获评正高职称,15人获评副高职称,50余人获评中级职称,近20名专职辅导员被提拔为处级干部或副处级干部。

        在于海亮和隋璐璐眼里,他们都是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的受益者。

        而在此之前的很长时间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高校处于领导、专职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夹心层”,这种“校园夹心层”的窘境也直接影响到了辅导员工作的心态和工作水平的发挥。

        “学校里面通知给青年教师开会,我刚想问问要不要参加就被挡了回来。人家说:‘辅导员又不是青年教师,凑什么热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辅导员语带无奈,却也“习以为常”。

        还有一些声音反映,尽管国家作出了“辅导员队伍可以‘双线晋升’”的明文规定,一些高校还是在“国法”之下出台了自己的“家规”,将辅导员人为地归属于某一线,尽管也作出了“可以转岗”的补充规定,但条件却十分严苛。

        管理制度的碎片化、身份地位的尴尬让辅导员群体的幸福指数并不那么乐观。

        数年前,一项针对上海高校辅导员的调研结果显示,90%以上的辅导员认为这份工作很重要,但35%的辅导员认为他们的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较低或很低。缺乏身份认同感成为阻碍辅导员队伍长远发展的重要障碍。

        人心不稳,保障为先。解决出路问题、搭建发展平台也成为稳定辅导员工作情绪的基本保证,更是辅导员队伍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

        此次调研结果显示,一些高校开始逐步摸索与这支队伍工作性质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搭建辅导员队伍科学发展平台的举措。

        比如,针对以往辅导员晋升通道狭窄的现象,对外经贸大学通过搭建校内党政管理职务晋升平台,校外挂职、借调锻炼平台,教学、科研平台等“多管齐下”的方式为辅导员谋出路,“教授级”、“正处级”辅导员成为可能;针对辅导员“实践中做研究”的特点,北师大自2006年以来共划拨经费30万元,立项69项学生工作课题,推进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载体、机制的改进和创新。“科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多样化发展”的方针下,辅导员队伍发展壮大的道路也愈发清晰可见。

        在调研中也发现,在很多高校,辅导员职称发展瓶颈仍然存在,由于没有专门的职称晋升标准、职称评定的学科支持,辅导员队伍很难评上高级职称。此外,职业化发展后部分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出现了流动过快的趋势,“辅导员”成为了某些人职业发展的跳板和某些部门的“人才蓄水池”,辅导员随时随地都面临着转岗、轮换的可能,而轮岗、抽调走的又是辅导员队伍的骨干力量,长久以往,不仅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人员稳定,也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

        编后: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是方向——针对辅导员队伍制度建设存在的部门化、碎片化等问题,顶层部门应注意沟通协调,兼顾多重问题,不能各自为政,更不能彼此矛盾。同时,积极推进辅导员队伍支撑学科的顶层设计,逐渐构建与辅导员工作相匹配的学科研究体系。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度改革是保障——高校应对职能部门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加以明确界定,积极推进扁平化的工作模式,使各职能部门直接面对学生开展业务工作,将辅导员从繁忙的“非本职”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摆脱“保姆式”的发展模式,探索“人生导师型”的成长路径。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社会锻炼是方法——辅导员承担着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教化职责,其自身的社会化建设也至关重要。应积极推动辅导员的社会化建设,组织辅导员到政府、企业、社区等交流学习,增强社会化认知,使其对学生的成长施加更符合社会需要的影响。

        (本报记者 丰 捷 王庆环 李玉兰 本报通讯员 邓 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