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委书记韩学键: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根脉,是全体市民的精神家园。
■大庆市市长夏立华: 让文化繁荣引领大庆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
主持人语
提及大庆,我们会想到石油、想到铁人王进喜。而如今,大庆人在领衔缔造新中国工业文明,塑造铁人精神的同时,也正在大手笔为这座因油而生的城市注入全新的文化理念。全国文明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一张张耀眼的城市名片纷至沓来。大庆,不仅输出石油,也输出文化。本期《文化强市百城行》专栏走进黑龙江省大庆市。
——栏目主持人 杨 亮
创意文化产业:文化资源由集聚到裂变
走进百湖艺术群落,雕塑、冰雪版画、刺绣、剪纸……有着浓郁艺术气息的各类展品琳琅满目,让人叹为观止。“一个艺术家是一个火花,一群艺术家就能释放一束火花的巨大能量。百湖艺术群落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创作、学习、交流的平台,加速大庆文化资源的整合。”市文联主席柳庄说。据了解,目前已有200多位艺术家、100余个工作室入驻,接待观众7万多人次,实现销售额6000多万元。
百湖艺术群落仅是大庆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庆市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区八园五链”格局,辟建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并跻身于国家文化产业试验区。园区总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投资规模达到781亿元,初步形成文化创意、能源资讯、动漫原创、IT创智、文化休闲等五大产业群。
总投资600亿元的北国之春梦幻城,一期已启动建设侏罗纪公园等30多个单体项目。投资10亿元的大庆国际动漫城,引建日本、韩国、台湾及国内知名动漫企业和机构600家以上,建成投用后,年可实现营业收入近7亿元,安置就业8000人以上。投资114亿元的大庆联想科技城建成投用后,年可实现产值340亿元以上、利税超过100亿元,安置就业3万人。
在服务外包产业园D区,纳奇网络有限公司已研发出9款大型网络游戏。其中,传奇类游戏全国排名第一的《逐鹿中原》全球注册用户达1.9亿。红光科技研发出的“多维汉语学习应用系统”,拥有一项国际专利、两项软件著作权、三项国家专利。其核心技术“汉宇通”学习机,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成为世界300多所孔子学院学生学习汉语的首选。
2011年,大庆文化企业发展到4500多家,3.1万人从业,实现营业收入87亿元,成为推动大庆经济和城市转型的一支重要力量。
文化体制改革:“1+1+1>3”的效应
李先生是个体育迷,“奔四”的年龄,仍然热衷参与打篮球等各种体育活动。“我喜欢体育,也愿意看体育节目,听说大庆以后要承接国家级体育比赛,希望到时候不出大庆就能一饱眼福。”李先生说。
2月28日,大庆文化体育旅游集团成立揭牌,业务涵盖演艺、电影、体育场馆运营、旅游景点经营以及文体旅产品开发等领域。集团董事长朱明华介绍说:“文体旅组建大集团,把文化镶嵌到相关产业中去,通过各产业互相借力、统筹发展,实现‘1+1+1>3’的效应。”该集团的成立是大庆文化体制改革的又一新举措。
2010年2月,大庆完成文体、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改革。同年5月,广电集团和报业集团强强联合,组建大庆新闻传媒集团,当年实现经营总收入近4亿元,同比增长38%。新闻制作、内部管理全面提升。同年9月,整合大庆歌舞剧院、话剧院、交响乐团、电影公司、书画院等文化企事业单位,成立大庆文化集团,实现多种类型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同步推进,半年营业收入达900万元、同比增长37%以上。
中国地市传媒的“大庆模式”令业界瞩目,苏州、洛阳等国内30余家新闻媒体前来考察。“大庆不仅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也是丰收田。”该省宣传部部长张效廉给予高度评价。在前不久,刚刚闭幕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大庆再次荣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
文化精品:走向全国的“庆”字号
2010年,32集的电视剧《毒刺》热播,成为当年谍战剧的收官之作,把“大庆影视”带进全国观众视野。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2011年10月,电影《铁人王进喜》在人民大会堂首映,并亮相第20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随即在北京高校公益展映100场,在大学生中掀起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热潮。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一大批“庆”字号文化精品相继诞生并陆续走向全国。
大型多媒体话剧《铁人轶事》、话剧《黑色的石油》、《地质师》、《特殊的故事》、《大荒野》,以及大型舞剧《大荒的太阳》、《关东女人》等精品剧目喜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曹禺戏剧奖、文华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等全国大奖。长篇小说《庆典》、《月亮上的篝火》入围茅盾文学奖。大庆歌舞团两次登上春晚舞台。
据统计,近年大庆文化精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荷花奖等省级以上大奖190多项。精品迭出源于创作动力,大庆市采取有效措施打造文化名家、名品、名团队。将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领域成绩显著、享有盛誉、获得国家主管部门授予的最高奖项的首位人员,纳入市长特别奖,最高可获得30万元奖励。财政每年固定投入100万元重点剧目建设专项资金和10万元作家采风费。
文化惠民:老百姓生活有滋有味
进入四月,黎明湖广场微风习习,人潮涌动。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舞蹈《美丽的大庆》等节目,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大庆之冬”、“激情之夏”、“百湖之夜”、“大地欢歌”、“和谐家园”,这些主题活动已成为群众文化品牌。同时,大庆485个行政村全部建设起了“农家书屋”,掀起市民读书热潮。
黑龙江省委常委、大庆市委书记韩学键曾说:“为提高城市竞争力,在文化设施上投入再多钱也是物超所值。”近年大庆投入80多亿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剧院、铁人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城市规划馆一座座醒目的地标式建筑渐渐在城中各处铺陈开来。(特约记者 朱伟华 张士英)
专家点评
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 杨利民
文化不单看历史的厚度,更要看影响力的程度。提起大庆这座只有半个多世纪开发建设史的城市,人们往往会认为她是“文化沙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庆不仅盛产石油,而且孕育文化。以石油文化为鲜明特色,湿地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都市文化多元融合发展,彰显出厚重、现代、博大、自然的独特魅力,塑造了这座新兴城市的个性文化品格。大庆不是资源型城市中的“文化沙漠”,而是松嫩平原上的“文化绿洲”。
文化产业亮点
■高标准建设8大文化产业园区,成功跻身十大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示范)园区行列;
■“新华08”是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核高基”项目;
■大庆被确定为全省文化产业战略支点和龙江西部文化产业核心区;
■以湿地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都市文化为多元融合,形成了“一区、八园、六链”文化产业总体布局。
数字链接
■近年来,大庆投资80多亿元,城区文化设施面积达150万平方米。
■“十一五”期间,大庆创作190多项荣获国家级大奖的文艺精品,舞剧《鹤鸣湖》、歌舞秀《经典永恒》等文艺精品在外地演出800多场次。
■大庆发展民间文艺团体507个、文联协会22个、社科联学会56个,大庆建设农家书屋482个,每年免费放映公益电影7500多场次。
■2011年,大庆文化企业发展到4500多家、从业人员3.1万。
栏目编辑 杨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