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岂能把丑陋当“特色”
日前,英国《卫报》评选出全球21处在建或已建成的外形最难看的建筑,沈阳方圆大厦入选第四位。3个月前,该建筑在美国CNN旗下的生活旅游网站评选出的全球最丑十大建筑中排第九。但在2000年威尼斯世界建筑设计展览会上,方圆大厦成为亚洲唯一获奖的作品,得到了“世界上最具创意性和革命性的完美建筑”的美誉。因而不少网友为方圆大厦“鸣冤”,认为其有特色。然而,不容讳言,正是一味地追求“特色”,让不少建筑成了“丑陋建筑”。比如造型独特的杭州市政府大楼,被市民诟病为“削尖脑袋,挖空心思,两面三刀,歪门邪道”。又比如形如“裤衩”的新央视大楼,也非议众多。丑陋建筑的层出不穷,在于设计师把这种形式上的所谓“创意”当成了自己出名的捷径,建筑越是搞怪,越能引起争议,自己的名气也就越大。笔者认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并非建筑师的个人实验场,更不只是博取个人声名的工具,也因此,与主流的、大众的审美观、价值观相符,才是城市建筑的特色。浙江湖州 钱夙伟
将申遗改为“审遗”很有必要
今年,全世界将迎来新一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热潮。著名作家、兼任文化部非遗专家部主任的冯骥才,鉴于现实中文化遗产一旦“申遗”成功,后续的保护工作却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建议把“申遗”改为“审遗”,笔者对此十分拥护。“申遗”改为“审遗”的背后是科学和负责意识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若果真如此的话,很可能是一次纠偏。因为我国已有六处世界遗产被黄牌警告,尤其是“三江并流”,如果得不到有效整治,其称号很可能被吊销。成为世界遗产更多意味着承担责任和兑现承诺,远不仅是享受旅游收益,可以随意开发那么简单。也就是说,“申遗”改为“审遗”有着可能性与合理性,与联合国的“黄牌警告”处理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当下社会尤其是政府和官员来说,也是难得的、必要的善意提醒。 河南信阳 朱四倍
让公益广告回归媒体
时下,各类广告铺天盖地,但公益广告却少得可怜,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一些媒体把公益广告当成负担,甚至将其拒之门外,暴露出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责任缺失的软肋。公益广告肩负着服务社会大众、倡导文明新风等重要使命,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更多更好的公益广告来凝聚人心、匡正世风、弘扬美德。央视多年前一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不知重拾了多少子女百敬孝为先的做人底线,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相当深远。因此,呼吁媒体进一步加大公益广告的策划、播出和刊发力度,树牢责任媒体的良好形象,尽快让公益广告回归媒体;相关部门应切实强化支持和监管,有效探索公益广告的展评奖励机制,确保公益广告的可持续发展。
河南平顶山 梁宝辉
莫把“村主任”误称为“村长”
“全国村长论坛豪车云集”、电影《村长家的狗》开机……时下,“村长”这一称呼不时见诸新闻报端、影视作品、互联网络。尽管曾有媒体指出过将“村委会主任”称为“村长”是错误的,但“村长”的称谓依旧是迟迟难以淡出我们的生活。我国宪法第111条明文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2010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六条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由此可见,在村民委员会内,只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并没有“村长”这个提法。村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权组织, 所以,它的负责人是“村委会主任”,简称“村主任”,不能称做“村长”。希望我们的新闻报道、文艺作品和影视节目中不再把“村主任”误称为“村长”。江苏新沂 王振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