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冰同志是军旅戏剧作家中,创作个性鲜明,创作成果丰硕的有代表性的剧作家之一。他在创作上视野开阔:写了部队,写了农村,写了当代军人,写了前辈老战士,也写了领袖,写了许多重大的历史题材。
孟冰既继承也拓展了军旅戏剧的传统:通过部队与普通人的生活,体现出创作者对军人、对军队,对人民,对党和我们祖国的热爱。作为一位军队的作家,他严肃地面对“主旋律”和“政治命题”创作的课题,一直遵循戏剧的基本规律而创作,所以孟冰创作中确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科学的创作规律。
孟冰在创作中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他的创作植根于坚实的生活基础上。为了创作《黄土谣》,他深入湖南省辰溪县莲花村生活,与剧中原型人物同吃、同住、同劳动,当他对生活与人物有了理性的认识和感情的激荡,这才酝酿成了话剧《黄土谣》的创作构思。最终呈现出了民俗化的情境、生动的人物形象及个性化的语言,剧本人物的命运体现了中国农村和中国社会的精神蕴涵,《黄土谣》终于写成了一部富有时代感、贴近群众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
我以为,孟冰创作的现实主义有这样几个特征:1.善于在尖锐、严峻的戏剧情境中塑造出能彰显我们民族精神、能触发人们思索的生动的人物形象。2.他惯于用假定性的、诗化的文学语汇和视听艺术形象来揭示人物的心灵,渗透作品的哲思。3.重视自己作品的思索品格。
我以为,孟冰同志创作的最本质的特征是“对理想与信仰的呼唤与弘扬”。应该说,“对理想与信仰的呼唤与弘扬”是孟冰作品的“魂”。
在创作《这是最后的斗争》时,孟冰说:“这是一部关于理想和信念的戏剧。”他说,“信仰‘共产主义’的那一代人,共产主义的理想犹如他们的生命,它的神圣、它的高洁、它的不可动摇,是今天的年轻人所不能理解的。于是,我想忠实地记录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人的忠诚,我们第二代人的徘徊和最终的继承。”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候,北京舞台上演出了孟冰的《谁主沉浮》和《寻找李大钊》。浙江话剧团来京演出孟冰的《谁主沉浮》,可以说这是在我们戏剧作品中第一部正面描写中共“一大”的作品。孟冰立足于历史的高度来审视历史,通过现代审美,把先烈们的生与死深蕴哲思地呈献在观众的面前,给北京的观众,也给北京戏剧界上了一堂震撼人心的党课。《谁主沉浮》在回顾党史,回顾建党先驱者们的事迹中歌颂了对共产主义,对生活的信仰和信念,最终,通过先烈们的生与死的搏斗,歌唱了一曲理想和信念的赞歌!剧本的深度表现在:不仅写了先烈的主张、事迹,而且写了先烈的灵魂,如剧中对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灵魂的描写等。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严峻地再现了建党先驱者们不同的灵魂,不同的道路与不同的命运;演出的这种历史的“严峻性”令人深思,使观众灵魂颤栗!剧本写先烈的生与死都写得正气浩然,宣扬与赞美了党,赞美了共产主义;对于更广大的观众来说,剧本和演出宣扬与赞美了人的信仰、意志,歌颂赞扬了人性的光辉!
河北省话剧院在北京演出了孟冰的另一部话剧《寻找李大钊》,剧本以李大钊为核心讴歌了建党先驱者们的共产主义的信仰及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强意志,先驱者们不惧怕为此上断头台。剧作弘扬了先驱者们的“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展示了这些中国革命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的政治胸怀、性格和情操。在这部作品中,孟冰的立意是要写“寻找”。他说:“我想写寻找,寻找当今人们最缺失的信仰,让人们通过寻找李大钊的精神,寻找到对马列主义坚定的信仰。”孟冰的立意是深刻的,正如他自己所说:“只有明确丢失了什么,才知道要寻找什么。”作者是用李大钊的精神照耀今天的丢失;用“今天的丢失”来反衬李大钊信仰、精神的价值。这是一部呼唤信仰、信念的力作!
孟冰在写理想与信仰的作品中,之所以能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以为可贵之处在于孟冰在写作上坚持了戏剧的思索品格。
孟冰说:“我们一定要清楚,话剧不能没有思考!不能没有震撼!我是同意马丁·艾思林说的‘剧场是一个民族当众进行思考的场所’。历史剧、喜剧、悲剧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但如果没有思考,便没有话剧的价值。那些单纯的歌功颂德,那些刻意的附庸风雅,那些技术地风情展示,都不能替代话剧的庄严、智慧和思想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