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6日 星期一

    感情连到家 意见听到家 信息送到家 工作做到家 实事办到家

    曲阜:“第一书记”成为百姓贴心人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6日 01版)
    曲阜市姚村镇下地村第一书记,姚村镇党委副书记孟双建(左三)与群众在交流。资料照片

        4月中旬,记者走进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办公大院,一眼便看到挂在墙上,配有照片,写着姓名、手机号码和工作职责的“第一书记”公示牌。如今,在曲阜市的每个村支部都挂着这样的公示牌。

        “‘第一书记’的牌子挂这儿,就像‘第一书记’住进了我们村里一样,大伙儿心里暖洋洋的。”

        村民们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2011年2月以来,曲阜市选派了405名县、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到全市405个行政村(社区)任第一书记。一年多来,他们承担起了党建工作指导员、信访代理员、发展经济领航员、农民群众教导员和支部书记监督员的职责,使得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第一书记”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

        “感情连到家、意见听到家、信息送到家、工作做到家、实事办到家”,北元疃村村支部书记张佃壮这样评价“第一书记”。

     实事办到家 情暖群众心

        “没有这样的‘第一书记’,我们怎么也做不出这么好的规划方案来!”

        翻着村生态园区规划初步方案的张佃壮,脸上挂满了笑容。

        他说的“第一书记”就是现任市规划局局长的朱新社。

        朱新社来到这个村,按照曲阜市统一规划,结合北元疃村紧紧靠着大沂河的地理优势,发挥专业特长,与村“两委”讨论,决定建设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北元疃村生态园区,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现在,各项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地开始实施了。

        一条条道路两边栽上了大叶女贞、银杏等花卉苗木,路面干净整洁,一排排民房整齐划一,一所新建的高标准的卫生室即将投入使用。这是记者在书院街道宫家村看到的情景。

        村民们说,仅仅一年的工夫,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以前,村里全是土路,刮风时尘土飞扬,下雨后泥泞不堪。去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建国被确定为这个村的“第一书记”后,便隔三岔五地往村里跑,硬化了公路,绿化了村庄。

        把部门职能、行业优势、干部特点和任职村实际相结合,党政部门到难村、政法部门到乱村、经济部门到穷村、农科部门到专业村,在人员选派上,曲阜因村选派,科学定人。25名市级党员领导干部来到工作薄弱村,12名乡镇党委书记去了“软、乱、散”村,“第一书记”与村里群众需求有了同频共振。    

        “虽然交通、通讯日益发达,但干部下基层越来越少,离群众越来越远。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也不是很畅通。”

        说起推行“第一书记”做法的缘由,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向记者道出了初衷。他一直在思考,用什么“抓手”让干群关系更融洽,而“第一书记”的做法就是一次实践,一个探索。

        一年来,“第一书记”帮助清理整治了2000余条小街小巷,新修了800公里农村公路,今年春节期间走访慰问了4000余户群众,特别是走访了120户老上访户,缩小了干群距离,融洽了干群关系,如今,“第一书记”已经融进了百姓中,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贴心人”。 

     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有了直接渠道

        前不久,吴村镇簸箕掌村“第一书记”、市法院副院长柳民歌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是一位叫葛茂荣的78岁老人从东北打来的。

        老人因去世老伴的墓地遭破坏,找不到上坟的地方而心急如焚,与家乡的亲戚联系,得知柳民歌的手机号码,想试试,不行就准备去上访。

        柳民歌放下电话,连续几天找九仙山公墓负责人协商,最终由公墓方出钱出力,重新为葛茂荣老伴建了新的墓地。老人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一个信访问题在萌芽状态被破解。

        “上去了下不来怎么办?水电供不上去怎么办?”67岁的息陬镇西终吉村孔凡顺老人,说出了不愿意拆迁住楼房的担忧。

        事实上,村里有这样担忧和顾虑的人还不少。选派到村里任“第一书记”的民政局副局长许鹏面对“拆迁难题”,不厌其烦地给大伙儿讲政策,还组织去外地看了看,又给大伙儿算了一笔经济账,这么做实际上是村民受实惠的。大伙儿这才想通了,拆迁顺利进行,至今没有一户上访。如今,住在水电暖设施齐全的楼房里的孔凡顺老大爷,脸上写满了幸福。

        鲁城街道古城社区“第一书记”、市人大城建委主任吕强,得知一村民因自留田被占用未予补偿而上访多年,这属于一直未解决的信访问题。他多次走访当事人,协助双方达成一致,签订了补偿协议,老问题得到了解决。

        “第一书记”们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的渠道,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在农村一线筑起了“防火墙”,创新了农村社会管理新模式。

     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有了责任平台

        “虽然村里有200多户,我担心有的村民弄丢了,印制了1000多张名片。”4月3日下午,记者在陵城镇玄帝庙村党支部见到了“第一书记”尹芳时,她边说边递给记者一张印着她“双重身份”的“名片”。她是市计生局的局长。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名片,中间印着党徽,背面则是一句温馨的话语:“如您需要帮助请联系我!”现在曲阜405个农村(社区)的村民手里都拿着这样一张特殊的“名片”,他们随时能联系上选派到自己村的“第一书记”。“经常有村民打电话来,大事小事都有。” 尹芳说,“别看就这张小小的卡片,它已经成了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

        曲阜市也明确了“第一书记”的职责。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介绍说:“党支部的日常工作仍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抓并且负责,第一书记的主要职责是在镇街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协助村班子开展好村级各项工作。”市委还制定了《第一书记和村助理选派、管理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市镇“第一书记”管理办公室,开通了“第一书记”手机信息平台,实行了“第一书记”工作实绩月度公示制度,逐步完善驻村工作机制。

        选派了“第一书记”,并对他们提了工作要求。在时间上,每月至少要到村两次,对工作成效进行考核,结果张榜公布,任职情况将被当作年底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及评价干部的重要参考。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建国说,这就相当于给“第一书记”戴上了紧箍咒,对他们有了监督,促使他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让干部群众共同受教育得实惠

        “我从小生活在城市,没去过农村,以前一想起去农村就害怕,现在我自己已经是村里人了。”如今已经和玄帝庙村百姓打成一片的 “第一书记”尹芳,对记者说:“我感觉自己受到了锻炼,丰富了人生经历。”

        曲阜市在村村选派党员领导干部担任“第一书记”的同时,还选派了大学生村官和年轻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这就是“1+1”制度。“第一书记”对年轻干部和大学生村官教法子、指路子,帮带提升工作能力,促进了年轻人的成长。在去年村“两委”换届中,吴村镇大学生村官孔林林担任了柳庄村党支部书记,姚村镇2名大学生村官也当选为村党支部委员。去年招考引进的硕士、博士等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也加入了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的队伍。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建国告诉记者,选派“第一书记”是培养锻炼干部、识别选拔干部的一个重要方式,有利于干部深入基层接“地气”,服务群众充“氧气”,提升本领增“底气”。在干部得到培养的同时,曲阜基层组织、社会管理建设不断推进。“第一书记”从健全规章制度、培养发展党员、选配后备村干部等方面入手,健全完善村账乡管、村务党务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等民主管理制度,促进了党建工作规范化,夯实了党的基层组织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把走群众路线落到了实处,把服务群众落到了实处,把干部作风转变落到了实处,让干部群众共同受教育、共同得实惠。”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永和说,“第一书记”做法初步探索了一条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统筹城乡党建新路子,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

        现在,山东已经在全省推行“第一书记”做法,活跃在田间地头的“第一书记”身影,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风景线。(本报记者 李 可 赵秋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