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目标提出以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通过反复比较,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诸范畴中筛选出最本质的概念,并加以梳理,形成一个能够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概括当代中国文化的话语系统。这个话语系统要满足以下要求。
第一,能够反映当代中国文化的特质。价值观从来就是一定文化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反过来说,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由于国情的不同、民族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国家的价值观往往各不相同。价值观作为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的灵魂最能够反映该文化与其他文化相区别的个性。所以,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反映当代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一是彰显当代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当代中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这就决定了当代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我们所要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集中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阶段的成果、中国共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中国人民的理想追求和现实奋斗、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以及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来凸显当代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即积极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进步潮流、主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把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特别是资本主义文化区别开来。
二是彰显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当代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传统链条的当代部分,它融合了古代文化、近现代革命文化以及“西学东渐”以来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中国文化之所以绵延五千年不断,有其深刻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和谐”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及其合理性,认为世界不是无差别的完全同一,而是不同事物的有机结合,主张不同事物兼容并存,共同发展,反对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受这种思维方式支配,中国文化在对待自身传统和外来文化上,能够批判继承、积极扬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中国文化内部不同派别相互吸收借鉴、融合发展,面对外来异质文化,则能够使之与自己传统相结合,实现“中国化”,成为自身新的组成部分。我们所要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通过对“和谐”思维方式的揭示,反映中国文化的内在品质和精神气质,从而凸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悠久历史和持久生命力。
三是彰显中国文化在人类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当代价值。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在反映本民族对世界的独特认识和生命体验的同时,也融入世界,成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以其源远流长、传承不辍、影响至远成为人类文化的奇葩。我们所要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揭示中国文化自身发展及其与其他文化交融中表现出来的品格,反映中国文化对人类文化的独特贡献和当代价值。目前,整个人类社会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人与文明之间冲突所困扰。基于“和谐”思维方式的和谐理念以及基于同情之心的仁爱理念,有助于国家、民族间捐弃仇怨,促进国际社会的团结,把力量和智慧集中到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上来。现在看来,这两个理念特别是和谐理念能够为化解人类社会的矛盾冲突提供新的思路,越来越成为中国文化贡献给世界的重要理念,其现代价值越来越为世界所认同。
第二,能够体现我们在文化建设中的文化自觉。从根本上说,文化自觉是价值观层面的觉悟,是在文化创新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积极的文化创新意识。对自己文化及其价值观体认得越深刻,文化自觉的程度也就越高。我们所要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对中国文化灵魂的深刻体认,一方面,提高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自觉性,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加深理解、化解矛盾,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提高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给人们以精神寄托和心灵安顿;另一方面,强化文化上的“独立自主”,坚定自己的文化发展方向和路径,从而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格局中,在与其他文化全方位交流、碰撞中,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同时,在社会思潮多样的环境中,确立有利社会发展的主导观念。
第三,能够使世界更加准确、方便地认识中国文化。在当今世界开放格局中,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处于全方位交流、碰撞之中,人们更多地通过文化认识一个国家、民族,价值观能够在更深层次提供这种认识。我们所要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对中国文化核心理念的准确概括,使世界更加容易地了解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在世人面前展现中华民族宽容厚重、自信自强的文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