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2日 星期四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专家访谈23

    积极创新文化业态 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访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深圳市社科院院长吴忠

    《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12日   02 版)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新兴文化业态产生创造了新的条件和机会,如何创新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是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记者近日就创新文化业态和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有关问题采访了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深圳市社科院院长吴忠研究员。

        记者:我们了解到,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年平均增长率已超过20%,2011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8%。这样的增长率和GDP占比在全国是居于前列的。深圳何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呢?

        吴忠:这主要得益于深圳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不断融入科技因素,推动文化业态创新。文化业态的创新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特色。时代在变化、观念在更新、技术在进步,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融入新的创意,运用新的技术,发展新的业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保持长久的竞争力。“没有过时的产业,只有过时的产品”,文化产业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创新,包括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服务,而业态的创新是最根本的,新的产品和服务只有基于新的业态才有生命力。在深圳,传统文化产业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结合了新技术、新理念的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涌现,引领着文化产业向前发展。

        记者:请您谈谈深圳文化业态创新的突出特征是什么?都有哪些表现?

        吴忠: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深圳文化业态创新的突出特征,这也是深圳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根本原因。近年来,深圳充分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高科技城市、金融中心城市和滨海旅游城市的优势,成功探索出“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一批新兴业态文化企业迅速崛起。比如,以腾讯、A8音乐、环球数码等为代表的“文化+科技”模式,运用高新技术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以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为主导的“文化+金融”模式,构建了文化产权交易和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以华侨城、华强文化科技集团为依托的“文化+旅游”模式,有效延伸了文化创意产业链;以嘉兰图、易尚展示等一批创意设计企业为代表的“文化+创意”模式,为深圳打造“创意城市”、“设计之都”培育了有生力量。这些朝气蓬勃的文化企业,成为深圳乃至全国文化业态创新的市场先锋。目前,深圳文化科技企业的年增长率大都在30%—40%。

        记者:深圳的经验值得借鉴,那么,您对推动文化业态创新有哪些建议呢?

        吴忠:在创新文化业态方面,深圳先行一步。我结合深圳的经验谈几点看法。一是政府必须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文化业态创新高度重视,并给予足够的政策、资金支持。这是深圳在文化业态创新方面走在前列最重要的经验。二是积极搭建文化产业创新平台。文化产品只有在市场上成功交易,才有进一步发展的资金和动力,才有不断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所以,搭建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就成为文化产业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三是主动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非常快。竞争的优势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先,这就要把握机遇。有句名言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怎么准备?这就要加强对世界文化产业格局及其变化的动态研究,做到见微知著,从中分析最新的发展趋势并及时作出判断,一有机会就“出手”。机会来了,一旦慢半拍,机会就会被别人先拿去。(本报记者 李亚彬)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