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无数成功的案例证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在打造“国际旅游岛”的带动下,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营销背后,海南开发旅游的文化内涵,发展文化旅游的路径越来越清晰,“文化力量”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撑力更加凸显。
文化为本:
包容性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
古老的图腾,精美的服饰,神奇的纹身,令人惊叹的舞蹈乐器和生存技巧……,在海南省博物馆,黎族文化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大开眼界,回味无穷。更令人惊叹的,则是各式各样的黎锦服饰和纷繁复杂的制作工艺。
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凯介绍说:“有着三千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纺织史‘活化石’的黎锦,其手工纺、织、染、绣等技法享誉中外,形成了独特的黎锦文化,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世界急需保护的十二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还有黎族钻木取火、原始制陶技艺、树皮布制作技艺等一大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都以其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而被人们赞誉。”
然而,这种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黎锦文化,曾经濒临灭绝,从而唤起了人们对传统黎锦工艺进行抢救、挖掘和保护。而海南在开发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让更多的游客了解黎族文化,让黎族人民加强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进一步促进了对黎族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现在,为了保护环境,村子里的人们基本没有狩猎砍柴的了,现在我们黎族的三月三、七夕嬉水节走出了我们黎族人的生活,走进了景区,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保亭县“呀诺达”景区23岁的黎族导游董婷华说。
除了黎族民族传统文化,在海南,还有着丰富、独特而又鲜活的文化:23年红旗不倒的红色文化、下南洋闯海形成的侨乡文化,以及在推进建设生态省过程中形成的生态文化,这些无不体现了海南多元包容性的文化特色。
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陆志远指出,海南一批市场热点的特色品牌景区,正是由于抓住了海南这些特色文化,才让景区拥有了可以持续发展的“魂”:南湾猴岛在景区发展中充分凸显热带海岛猕猴自然保护区的特色生态文化,在国内创造性地提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猕猴是主人、游客是客人、景区经营管理者是仆人”的“三人理论”;“呀诺达”景区将热带雨林文化与本土文化有机融合,让游客在体验海南生态美景、雨林奇观的同时,在景区一句“呀诺达”的问候中感受海南热情、友善的独特人文魅力;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始终致力于海南黎苗族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与民族文化的弘扬,成为备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民族民俗景区。
特色为根:
差异化打造多层次旅游产品
前不久,为期45天的“海口之春”旅游文化节刚刚落下帷幕。正是有了这个文化节的带动,今年初的海口,文化演艺市场异彩纷呈。这一海南历史上演出时间最长、艺术水准最高的文化节,荟萃了15个国家和地区的55场风格各异的演出,俄罗斯红军红星歌舞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央芭蕾舞团、奥地利综艺舞蹈团等演出团体为广大游客带来高水准的艺术享受。
“跟三亚等其他城市相比,我们海口的旅游有着自己的定位,我们主要做滨海休闲旅游,依托会展会议,助推高尔夫及游艇产业,并带动有特色的休闲农业观光、农家乐等发展。”海口市旅游委主任龙卫东介绍说。
不仅海口,在海南,各地都依托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从差异化的角度开发了多层次的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海南各地都能感受到风格各异的文化韵味。
从新丝路模特大赛到金鸡百花电影节,从奥运圣火国内首传城市到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几年来,三亚市从一次次文化盛事中为旅游汲取了更多的文化基因,文化所产生的后续生产力,也一次次让三亚惊喜。每年,三亚市的游客量都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而此前,游客量增长主要依赖于先天的旅游资源与新开发的一些旅游产品。
三亚市副市长李柏青表示,从“注意力经济”的实践到城市营销的整合再到明确提出“文化立市,提升城市品质”,三亚推进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通过差异化打造旅游产品,海南旅游市场保持持续增温形势,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步步高升,呈显著增长态势。据统计,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海南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35.24万人次,同比增长20.30%,实现旅游收入42.63亿元,同比增长61.32%。
专家指出,发展文化旅游,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到文化旅游产业的嬗变,首先是要注重本土文化要素,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旅游产品。海南的实践再次说明,文化旅游业也要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要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而不是仅仅拘泥于某一种思维定势,只有开拓思路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才能真正打造出旅游精品,使旅游业成为拉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报记者 李 慧 王小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