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0日 星期二

    文化惠民工程3

    江苏苏州:文化送到百姓家门口

    《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10日   04 版)

        本报苏州4月9日电(记者苏雁 通讯员许学建)每天下午,苏州吴中区甪直镇古戏台前都挤满了人。除了游客,当地很多居民围坐在一起,看演出、拉家常,其乐融融。这不,和着节拍,喜好舞蹈的朱大姐正在台下跟着舞动。“古戏台就是我们的‘大本营’,一到晚上,跳舞的、打太极的,还有唱歌、唱戏的,都聚集到这里,热闹得不得了!”

        甪直镇文体中心主任周民森介绍,甪直古镇在开发规划之初,便高标准建设了这座古戏台,将旅游与惠民相融合,为居民留下充足的活动空间。“我们特别组建了甪直水乡文化艺术团,演出形式有歌曲、舞蹈、评弹,以及带有传统地域特色的打莲厢、宣卷等,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在吴中区,民间艺术团“遍地开花”。子胥社区艺术团,从去年9月重组至今,已拥有舞蹈队、合唱队、戏曲队、评弹队、腰鼓队等多支队伍,还经常到外地演出,成为胥口小有名气的“明星队”。年过六旬的孔玲珠,每天忙完家务,便和大家一起排练文体节目,她说她感觉自己越来越年轻了。

        “把文化送到百姓家门口。”吴中区文体局局长唐峥嵘说,吴中区推出文化惠民“五有”工程,即有文体场所、有文化队伍、有文化服务、有文化传承、有体育活动,“让每个镇、街道至少建有一个评弹书场,每个村、社区都配备文体活动场所,村民可参加各类业余文体团队。”

        “文化强市的核心是惠民优先。”苏州市文广新局局长汤钰林告诉记者,2011年,苏州积极实施“我们的节日”、“天天有”、舞台艺术“四进工程·社区行”和“广场主题活动”四大系列品牌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各类公益性惠民展演展示3万场次、送书超10万册、送戏超3000场次、送电影超13000场次,惠及农村及社区群众3200万人次。每年一届的“苏州阅读节”,自2006年以来已举办阅读活动2800余场,受益群众达2000余万人次。

        与此同时,苏州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日趋完善,实现了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覆盖。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苏州文化设施资金投入达到91.8亿元,先后建成苏州图书馆新馆、苏州博物馆新馆、苏州美术馆新馆、苏州市文化馆新馆、苏州名人馆等一大批文化载体,逐渐形成15分钟社区“文化圈”。

        “苏州人文底蕴深厚,要传承悠久的历史文脉,必须打造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艺术节庆活动。”汤钰林表示,仅去年一年,苏州便举办了“盛世观前”首届戏曲艺术节、吴地端午民俗文化艺术节、古胥门元宵灯会、“轧神仙”等一系列惠民活动,还启动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让文化惠及更多群众,让他们的生活弥漫“文化味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