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0日 星期二

    民族自信下的文化自信

    ——读云杉散文《文化的非洲》有感

    彭 云 《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10日   14 版)

        古人云:登高心旷,临流意远。登高临流、行走万里除了让人大开眼界,更会在人们的心灵中撞出思想的火花、情感的浪花,绽开智慧的花朵。用文学之笔采撷,往往会催生一些诗性与理性统一、意蕴与意境交织的优秀作品。云杉的散文《文化的非洲》,就是这样一篇“行走在路上”而来的妙笔佳作。作者以一种“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胸怀,用极富色彩的笔墨描绘了那块遥远陌生而又神秘的大陆,并从探寻非洲“文化绿洲和文化沃土”的视点切入,记录了非洲三国的一些重要历史片断和文化记忆,追问了历史与文化、人与艺术、民族与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一系列切关文化的深刻主题。作者站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面对一片文化阳光照耀下的历史天空,回望万里之外的祖国和民族,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做了积极的观照和思索。关于这篇散文的立意、寓意与新意,难以一言以蔽之,但我理解本篇突出阐发了三个文化哲思,从而由一般的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上升到文化观层面,思想容量和文化含量更加丰厚。

        其一,追根溯源,不忘本来。作者在开篇就以坦诚的态度承认对非洲文化曾有过的认识不足:“如果不是有幸亲自踏上埃塞俄比亚这块古老的土地,我真不会相信她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其实岂止是作者本人,由于时间、距离、信息和观念的隔膜以至成见,我们哪个人对自己的、别人的历史文化没有过孤陋寡闻和浅薄无知呢?带着穷究真谛的目光,作者将笔端和思想触角从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伸展开来,对非洲文化的源流进行了一番认真追溯和反思。在这个博物馆一间只有几十平方米大小的陈列室里,安放着一具生活在320万年前的命名为“露西”的古人类化石,这是至今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同时博物馆里还陈列着距今200多万年至20多万年等不同年代的人体化石。这种深邃历史感与荒谬现实境遇的巨大反差给作者一种强烈的心理冲击和情感感受:“其貌不扬的博物馆里陈列的大量文物却是可以震撼世界的”,“可以称得上是记录人类漫长历史的人类共同的祠堂,是今天已有70亿庞大群体的人类的祖庙。”在经历一番对人类文明史的精神游历之后,作者深刻地总结道:“每一个人都要记住和珍视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怎么可以知道自己往哪里去呢?不知道自己的历史、不珍视自己的历史文化,自然是无法面向未来的!”

        这是一段寓意深刻的阐述,揭示了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不忘源流、不忘本来。道德上的数典忘祖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文化上的忘记源流也是一条死路,忘记本来会使文化创造之源干涸。文化来自何方,去往何处?过去如何、未来怎样?抚今追昔、溯源追流,才能在历史长河中找到方位感,给现实和未来找到根基、找到通道,才既不会茫然四顾地迷失,又不会坐井观天地自大。不忘本来,才能在幽深的历史长河中找到文化原点,同时为传承文明积淀、凝聚精神力量,点燃烛照前行的灯火。就像欧洲文艺复兴,在对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溯源中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最终如一道闪电划破了中世纪黑暗的天空。同时,作者也告诉我们,寻根问祖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应具备一种人类眼光,“再深远一些”地望向人类的故乡。这种纵贯古今、横亘中外的文化视野,体现了对人类文化遗产遗存共同积淀的充分尊重与价值重估。

        其二,锻造自信,建立高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历史长河里流淌着生生不息的文化血液,文化血液里孕育着民族的基因。在埃塞俄比亚的考察中作者惊讶地看到:“他们都津津乐道于三千年灿烂的文明,常常可以看到他们的眼睛里放射出一种得意的光芒,那神情令人难忘”,“埃塞俄比亚的文化自信,来自于他们的悠久历史,来源于他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和曾经为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由此,本文呈现给我们另一个重要的文化启示:就是要以敬畏之心看待古老历史和灿烂文化,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并身体力行弘扬和彰显这种自豪和自信。一个不把自己的光荣传统引以为豪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缺乏足够自信的民族,是一个孱弱的民族。非洲古城阿克苏姆早已不复存在了,埃塞俄比亚人尚且有满满的文化自信,而拥有那么多健在的、仍生机勃勃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我们,难道不应该锻造更为强大的文化自信?拥有珍宝般的历史文化传统无疑是后来者的一件幸事,在礼敬历史、礼敬文化的光荣中,会给实现新的文化梦想找到充分自信的理由,找到不可撼动的基石。盲目崇信、以卑微之心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其实是民族文化不自信的突出表现;轻视、贬低、否定甚至批判民族文化,也是民族心理不强健的集中体现。作者以锐气之笔反思和否定了这种不正确的文化观:“对我们自己的文化艺术,过分自傲自大不好,妄自菲薄自己看不起自己更不好。”

        同时,从非洲文化的兴衰中我们也看到,任何一种文化保持长盛不衰,都在于对自身文化的不断建设和传播。这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甚至每种文化在历史进程中都要面对的主题。为此,作者提出一个非常中肯的观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明,要靠自身的建设和积累。”针对西方国家对一些文明古国的劫掠,作者持批判态度,指出文化“不是靠野蛮的侵占和掠取”而来。同时告诫我们,文化也不能靠抄袭而来、简单拿来,“物质方面可以一夜暴富,文化上不可能一夜暴富”,文化要在继承借鉴和创新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

        循着这样的思想逻辑追问下去,作者把目光落到文化建设与文化积累的途径上。非洲文物专家们的自信话语让作者真切感受到“绵延几千年的阿克苏姆文明,悠久灿烂的埃塞俄比亚历史文化,依然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像雨露和阳光滋养和温暖着这个古老的民族,依然是埃塞俄比亚前行和复兴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寄托。”这种直观感受让作者非常振奋,也深有同感:在人类文明史上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中华优秀文化,同样可以也应当成为我们国家与民族前行和复兴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寄托”。在这次旅程中,作者亲眼目睹了浙江艺术团演出轰动津巴布韦哈拉雷的盛况。在感慨“文化是没有边界的,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的同时,作者做出一个鲜明判断,那就是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应该是自己的”,要从自己的民族文化中挖掘灵魂和精髓,建立民族的文化高地。

        文章继而深入论述了我们文化建设的取向与内容:“文化之树只有扎根在自己的土地上才会根深叶茂、伟岸婆娑,才会抵得住风雨耐得住寒暑。中国文化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根本是‘中国’两个字。拾人牙慧、东施效颦、照猫画虎,跟在别人后面爬行都不会有出路。只有走自己的路,树自己的旗,才会有出路,也才会有地位”,中国文化“真正可以走出去的还是那些正宗的、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魄的东西。”这些深刻的判断,由表及里、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思考,既立足文化自信,又放眼文化自强;既着意传达民族意识和文化感情,又实事求是地揭示了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共同规律,无疑为那些有悠久历史渊源和深厚文化土层的国家和民族寻找文化出路、构建文化蓝图、实现文化涅槃提供了建设性的启示。

        其三,开放胸襟,和谐包容。在文中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我们强烈感受到非洲朋友对中非友谊的珍视,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他们津津乐道于中国历史、中国人物、中国文化,这让作者深有感慨:非洲人民珍视同中国的友谊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平和包容,而不是像有些国家那样自傲、居高临下和以自我为中心。人类共同的文化理想应该是文化的多样化,经济全球化应当有利于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使各种文化各展所长。某些国家试图推行一种或几种文化模式,推行所谓的“普世价值”,以所谓的“优等文化”来统治世界、来“普照世界”,注定是逆历史潮流和文化规律而动,注定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作者形象化地做出比喻:“纵然是再美丽的花,也不该一花独放。美丽是不可以称霸的,文化也是不可以称霸的”,“文化如果整齐划一了,必将是世界的一场文化灾难”。这些词句充满警示意味,揭示了一个文化史上颠扑不破的真理:文化交流要以尊重和平等为前提,在尊重多样化的角度下进行文化交流、文化建设。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鲜明特征,我国文化的崛起和整个国家一样,是和平的崛起。美丽不称霸,优秀不单一,坚持不固执,既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国际立场,也应当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在文化交流中共同接受和遵循的准则。唯其如此,才能形成良性的交流交汇交融,实现文化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实现更加灿烂美好的愿景,正如作者所言:“在交流中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碰撞。碰撞的火花就是灵感,碰撞的前方可能就是一片文化创新的天地。”

        关于和谐包容,作者没有止于狭义文化的范畴来思考,而是放在更为宽广的文化观中来审视:“文化所蕴涵的内容除人与人的关系,还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当然还有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都应该属于文化范畴。”毋庸置疑,这样的思考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化思维,一种带有科学发展与和谐世界理念的文化观。它启示我们,人与自然之间由文化这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构建真正的文化;只有懂得真正的文化,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我们既要对大自然文明一些、文化一些、文雅一些,也要从大自然里体味文化、学习文化、创造文化。作者提出,“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人类的聪明、智慧,还有物质的、精神的财富都是大自然赋予的。”他从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圆形,以及纵观古代、近代、现代世界上许多标志性建筑都是以圆为基本元素的事实出发,对人类的审美经验做了一个点睛式的概括:“人类对美的追求是共同的,人类对美的评判标准也是相通的。古人、今人,东方人、西方人,在美丽面前人人都会折服。”这是在对古今中外文化观融通思考之后做出的深刻总结。

        通观本篇美文,体现了一种宏大的文化观。这种文化观的本质在于,立足本土与放眼世界共生,继承传统与科学发展同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弘扬了民族自信下的文化自信。因为光荣所以自信,因为自信所以包容,因为包容所以博大,因为博大所以进步,因为进步才能创造新的光荣,从而构成一个内生的文化观逻辑体系,也体现了开放成熟的文明观、历史观和人类观。作者从人类文明的宏大视野和民族文化的坚定立场出发,回眸历史、审视现实、展望明天,从而使思考具有了宽广的文化向度和纵深的历史维度。文章语言质朴凝练又活泼生动,既带有丰沛情思,又充满深邃哲思。当然,我们从中感受最多的,则是文章里随处扑面而来的一种浓烈的对祖国、对民族的挚爱和深深的赤子之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