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07日 星期六

    记者感言

    质朴语言蕴智慧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07日 09版)
    ▲新华社藏族记者边巴次仁在采访一名僧人。觉果摄
    2011年9月,新华社记者毛咏(左)在海拔5300米的帕米尔高原中国与阿富汗边境,采访当地塔吉克牧民生产生活情况。 本版照片由新华社提供

        西北农民不善表达,常常让我们记者采访很着急。经常是问了好几个问题,被采访的乡亲却只是憨憨地笑着望着你,把馍馍端上来,一个劲儿让你吃;把茶水递过来,一个劲让你喝。

        在这些年的采访中,我发现西北农民虽话语不多,但语言生动质朴,不仅是真实生活的反映和写照,还凝结着民间传统智慧和哲理,切实表达出基层群众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家乡的真挚热爱。

        去年12月,笔者到甘肃静宁县采访,果农李恒义在介绍他种果树的经验时说:“务得了不如务得好,务得好不如务得精。”一个“务”字,全面地概括了选树种、施肥、疏花疏果、套袋、剪枝等果园管理劳动,显然比“种”更准确,更能折射传统粗放农业与现代高效益农业的本质区别。

        “收入越高,干劲越足,就越舍得给苹果地投入”,这是老李笑呵呵地说出的老实话,朴实的语言中透着西北农民的真性情,也道出颇受市场欢迎、卖价高的“品牌苹果”给当地果农带来的变化。“吃葡萄要去吐鲁番,吃苹果就来仁大川。”这是老李长期琢磨,自己想出来的一句推销语,朗朗上口,还挺押韵。这句顺口溜还真把老李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己务果园的自信,充分展现了出来。

        语言是生活的反映,群众语言更是活生生现实的结晶,它给我们的文章增辉添彩,更给我们带来智慧和启迪。(新华社甘肃分社 梁 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