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搬家时,清理出过去发表的作品,居然积稿盈尺了。怎么处置呢?扔了觉得可惜,留着又占地方。朋友建议把文章结集出版,重新包装后再上市“蒙人”。这真是不错的主意。时下正流行“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你不表扬我,我干脆就“自我表扬”一番吧。
好在以前炮制过几本书,对此轻车熟路,匆匆忙忙地就“整合”出一本旧作集《故作多情》。可没想到,书一出来,我的自尊心就开始经受严峻考验了。
以为我很能写点东西的人翻完了文学含量很低的二三十万字后,开始不以为然起来。一次喝茶,一个年轻同志本意是奉承,话一出口却道:“没想到你写的东西和我们的一样,我以前也爱写,如果留下来比你的还多!”话没落音,我的脸顿时热起来,但庆幸他给留了面子,没有直说:“比你写得还好!”
书结成集子后,我不习惯也不敢、其实也是找不到门子请名家写序壮胆,于是顺手牵羊把老婆写的一篇文章拿来作序。和我老婆同名同姓的人倒有不少是名人,正可以“混淆视听”。很多人翻了翻书后,觉得用文学的标准来评判的话,整本书只有这篇序可以入流。
自然,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总有主动送人情的。一个公司的CEO和我提过好几次,要为我开作品研讨会,称他与王蒙特熟,是那种可以称其为“老王”的关系;王跃文似乎也可以从湖南赶过来;我的“老朋友”郁钧剑应该乐意捧捧场子……都是国家级的“大腕”啊,每次提起这事我都要热血沸腾好一阵子。朋友们也认定这是个出名的捷径,要求我“狠抓机遇不放松”。
不过,想象着王蒙先生如果来了,面前摆着一个“小学生”的作文本子,很多不及格的东西变着法儿放在里面,他老人家是说话呢还是不说话?王跃文可是个说直话的人,他的《国画》就因为写得像真的,惹得很多人不高兴,倘若他来了不配合不给面子,拿了钱讲些不到位的话,我岂不是讨没趣?钧剑好歹是桂林老乡,会照顾人,讲点好话的可能性是有的,可如果开会那天没来成怎么办?想到自己并没为这个CEO办过事,如果他掏钱把会一开,转身来“找事儿”,我怎么应付呢?想着想着,我的额头就开始冒汗,于是就变着法子推托。
我的自尊有了这些“历险”后,便很“严格要求”自己了,至今不敢请人写推荐文章作宣传,送书的时候也矜持得很,有时干脆装出不想送的神态,研讨会还是下不了决心让人“策划”。这么一来,书的印量虽然不多,却积压下不少,堆得满屋子到处是。
散发出去的两千多本书,情况也很复杂,有的是受了书名的蒙骗当作爱情小说来买的,有的是碍着面子买了压根儿就不会看的,总之,结果都是“谬种流传”。骗了人家银两倒是不很打紧,现在的人怕不在乎几十元钱,可骗人精力、时间则罪莫大焉。知道情况这么危急后我很内疚,见着可能读过这本书的人就想道个歉,总想找个办法弥补一下才好。收回书恐怕不太妥当,想来想去,给社会捐点别的好书倒是一个好办法,反正自己买的书大都没有看,这辈子也是看不完的。想法确定下来后,便开始做藏书的筛选工作,拿出来又放回去,放回去又拿出来,挑挑拣拣地送出了近三千册,可以一比一地抵消负作用了,心里才开始好受起来。
最近,我的一个从政的朋友正在准备出书,喝茶时很是真诚地请我给点建议。我呷了一口他带来的好茶,意味深长地告诉他:好戏恐怕在后头哦!
(作者为广西田东县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