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06日 星期五

    自主创新让“海鸥”再次翱翔

    《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06日   10 版)

        一只国产海鸥表竟标价168万元,其价值何以体现?为什么天津海鸥会成为瑞士顶尖钟表企业的眼中钉,连续4年遭到知识产权投诉?这家老牌国企是怎样走出困境,实现成品表销售5年翻5番……

        近日,记者走进天津海鸥集团公司,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

        天津海鸥集团前身是天津手表厂——一家有着辉煌历史的老牌国营企业:1955年试制出国内第一只机械手表、1974年“海鸥”成为中国第一出口品牌。

        但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海鸥”也和许多国有品牌一样,在风雨中折断了双翅。总经理吕军回顾公司走过的道路,颇多感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当时电子手表风靡一时,国内很多钟表企业或被迫转行或转产电子表。在众多质疑声中保留机械表研发团队,应该是处在困境中的海鸥手表厂做出的最有远见的决策。海鸥集团董事长林永宁告诉记者,他们当时对瑞士、德国的制表企业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寻找自身与国际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确定了面向国际自主研发高端机械手表的战略。“这条路一走就是10年!”按照吕军的话说,这是“屡败屡战”的十年——新产品推出了一代又一代,销售经理换了一茬又一茬,却屡屡在市场上铩羽而归。吕军说:“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条路走不通,可我们没有动摇,仍然将大量的资金持续投入到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中。”

        2004年,研发人员经过刻苦攻关,掌握了生产陀飞轮手表的核心技术,生产出具有示能、飞反日历等多功能的高档机械表,国外专家测试后认为其机芯设计、生产工艺、制造技术和精饰加工均接近瑞士同类产品水平。2005年,海鸥集团凭借自主研发生产的“陀飞轮表”、“三问表”、“万年历表”、“轨道陀飞轮表”和“2.5毫米薄型自动表”等一批高端产品实现扭亏为盈。此后,海鸥集团的销售业绩一年上一个台阶:2007年海鸥成品表销售收入达到6000万元,2011年则达到3.1亿元。今年预计销售海鸥成品表40万只,收入将达到6亿元。与此相对应的是近5年来海鸥集团的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7%以上,每年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究立项50项以上。多年来的研发积累,让天津海鸥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达到80%以上,截至2011年底,海鸥表业集团已累计向国知局申报并受理专利461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130项、国际专利2项。专利拥有数量约占国内手表行业总量的50%。

        “在我们生产的机械表中,以陀飞轮表为代表的高端产品数量约占总数的2%—3%,但销售收入却达到总收入的45%。”以天价海鸥表为例,总工程师马广礼告诉记者:“这款海鸥表融合了陀飞轮、问表、万年历三大功能,共有435个零件,每个零件都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对产品设计和工艺技术要求非常苛刻。这一块手表制作下来少说也得用半年时间……”如此看来,一只机械表标价168万元,体现的就是它的科技附加值!

        海鸥集团依靠自主创新形成核心技术,具备了进军世界手表高端技术领域的实力,让国际顶尖钟表企业倍感压力。今年3月9日,世界著名制表企业“欧米茄”品牌向巴塞尔国际钟表展组委会知识产权委员会投诉,称海鸥表在对同轴陀飞轮的描述对欧米茄表商标构成侵权。翌日,组委会知识产权委员会宣布判决结果:“海鸥”使用的展会标识对欧米茄注册商标没有造成任何侵害。这是自2008年以来,瑞士制表企业连续4年对天津海鸥集团提起的第4次知识产权诉讼,也是“海鸥”连续第4次在海外维权取得胜利。吕军笑着说:“4年4诉,意味着他们已将‘海鸥’当成了潜在的对手,这也是对我们企业技术进步的一种肯定。而4战4胜则表明‘海鸥’已经做好了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准备!”(本报记者 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 朱 斌 )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