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04日 星期三

    凭文化之力再造新山西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04日 01版)

        介休的绵山、灵石的石膏山、乡宁的云邱山……穿行在三晋大地的灵山秀水,记者惊喜地发现,昔日的“煤老板”纷纷在转型,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角。在汾阳,“煤老板”还组建起集团军,成立了“转型协会”,将15亿元投向文化产业。

        凭文化之力再造一个新山西!过去身在文化富矿却只知挖煤炼焦的山西人,如今大不一样了,“像挖煤一样挖文化”在这里成了流行语。省委书记袁纯清说,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把建设文化强省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主战场,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铸魂铺开绚丽画卷

        清明时节,在洪洞县大槐树下的老鸹窝,前来“寻根”的海内外人士川流不息。“根”型大门前,人们凝思瞻望“饮水”、“思源”的篆书对联;在“移民情景再现”表演现场,笑声、掌声阵阵。

        与此同时,五台山的佛俗、榆次老城的民风、关公故里的忠义、太行山的红色风情……正释放着文化的魅力。省长王君说:“文化作为一种思想性、精神性、渗透性的无形力量,是推动转型跨越的灵魂。”这话道出了山西人的文化觉醒。

        三晋大地被称为中华文明的“主题公园”,有着“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的美誉,还被称为“戏曲的摇篮”、“民歌的海洋”、“民俗文化之乡”。如何用文化之力推进转型跨越?山西人精心提炼“文化之魂”,让诚实守信的晋商精神、勇于创新的太行精神、吃苦耐劳的大寨精神、坚韧顽强的右玉精神重放异彩,并以当代意识加以凝炼和塑造,使其更加厚重与丰满。

        “精魂”赋予了山西人宽广的视野,他们以全球化的眼光,以改革与发展、事业与产业、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发展思维,以大作品表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的“五大战略”来引领发展,将北部佛教与边塞文化产业区、中部晋商文化产业区、南部根祖文化产业区、东南部太行红色文化产业区、西部黄河风情五大产业区统筹发展,构筑集群化发展的产业格局,被专家称为“井喷现象”。

        创意掘开活力之源

        几年前,万荣笑话还是流传在口头上的民间笑谈,如今它长成了参天大树,衍生出万荣产业:笑话图书多种多样,舞台剧、电视连续剧、电影、动漫、音像制品琳琅满目,年产值达2000万元。万荣人说,是文化创意使笑话资源得到深度开发。

        以创意之笔培育文化品牌,山西凭借本土文化资源创造出一大批文化精品,《解放》、《八路军》、《红军东征》等一批红色经典剧目相继诞生;《傅山进京》、《杨门女将》等传统题材活跃于舞台;舞剧《一把酸枣》、京剧《走西口》、话剧《立秋》等剧目和鼓乐、舞蹈等,走向全国,并出访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让资源由“死”变“活”。平遥发掘和整理古城蕴含的建筑文化、儒教文化、票号文化等元素,让推光漆器、长山药、手工布鞋、剪纸等民俗重新焕发生机。

        晋商留下的一座座大院复活了,古朴典雅的乔家大院、明丽简洁的王家大院、中西合璧的李家大院等,重新展示出古代建筑之美、风情之美。 

        让文化向百业融合,聚点成片,构筑起生机勃发的网状业态。在宇达集团、皇城相府集团等五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科技+文化”、“文化+旅游”、“文化+农业”、“文化+工业”等发展模式,构筑起集创意生产、创意制造、创意消费于一体的产业链。在宗教文化、边塞文化、晋商文化、根祖文化、太行文化和黄河文化五大特色文化产业区,由文化线连接起的产业网,正推动产业升级,呈现勃勃生机。

        唤起万众参与创造

        走进古城大同,来到文瀛湖畔,在小岛点缀、森林环抱的景观中,人们有的到图书馆阅读,有的到博物馆浏览,有的美术馆挥笔泼墨……百姓们尽情啜饮文化的甘露,享受文化的畅快。

        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正遍洒三晋大地。在省城太原,投资3.5亿元的省图书馆新馆、投资7.9亿元的山西大剧院,还有科技馆、美术馆、会展中心等,近来陆续矗立于汾水河畔。在全省各地,强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700个乡镇、街道都新建了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体系覆盖了2.8万多个行政村。地方戏的演员们带着戏服,背着化妆台,开着流动舞台车,走乡串村,一天唱两场,三五天一转场。百姓汇聚的集市、传统的古老庙会、农家的红白家事成为地方戏的大舞台,一大批“草根艺人”成为群众热捧的明星。

        老百姓渐渐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角。在武乡,小村庄成为实景大剧场,在这里演绎的总时长达55分钟的实景剧《太行山》,其中602名演员全部是当地百姓,大部分是来自周边9个村庄的农民;闻喜县栗村常荣华家的老小12人,个个都是撰联行家,在各类书法、楹联大赛中,获奖100多次。(本报记者 邢兆远 李建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