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或者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或者是从小就被父母弃养的福利院儿童,或者是虽衣食无忧却整日被繁重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未成年人……他们的幸福指数是整个社会民生幸福的度量仪。风和日丽的三月里,记者走访了徐州泉山区,捕捉到了他们幸福的瞬间。
社区老人的歌声
“相濡以沫伴终生,莫道岁月催人老,携手迎来夕阳红……”人未到,深情嘹亮的歌曲《夫妻情》就已传入耳畔。随行的民健社区主任李桂云告诉记者,这就是已经成立十年的“夕阳红”艺术团。
“当初,我们也没想到艺术团会如此火爆,现在附近的老人们都被吸引来了,十来年可以说是风雨无阻。合唱队、舞蹈队、太极拳、戏曲队,应有尽有,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爱好的艺术形式。”已过八旬的艺术团团长马彦春面色红润,声音洪亮地向记者介绍。
李桂云告诉记者,通过高声歌唱等形式,老人们不仅强健了体魄,更愉悦了精神。而社区多年来也一直在做默默的支持者,从微薄的社区经费中挤出资金为老人们购买演出服装、添置桌椅衣柜等。
记者采访中发现,在徐州,这样的艺术团遍地开花。
来到民乐社区,记者眼前一亮:一个35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活动室,各种室内健身设备、音响设备一应俱全,图书杂志11000多册。谈到当前的基层文化建设,十来年一心为民办事的社区书记刘卫民感慨万分。他说,老人们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因此,社区2009年就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
解决了后顾之忧的老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多了。逢年过节,是刘卫民最繁忙的时候,也是他最感“头疼”的时候,“三天的演出有60个节目,可是常常报名参加的就有90多个”。刘卫民告诉记者,为此他还得多方协调。
孤残儿童的笑颜
“奶奶,快看,这朵花多漂亮啊!”在安置房碧水湾小区,一声稚嫩的童音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只见一个男孩儿边扶着轮椅边高兴地笑着。
“他就是屯里社区居民从市福利院领养的孤儿,你看他们多像是亲祖孙啊。”陪同的金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轻声说。
男孩儿名叫魏家和,今年5岁,因为神经压迫不能走路。孩子的奶奶告诉记者,孩子是自己的儿媳妇孙艳荣领养的。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小区里有几十户这样的家庭。
今年40岁的王玲,因为一段在市社会福利院做护工的经历而与孤残儿童结上了不解之缘。2003年11月,王玲开始与福利院联系,领养孩子,当时她自己的孩子才9岁。
把这些孤残儿童领回家意味着什么,王玲不是不清楚。但一件小事坚定了她的信念。吴雨是王玲首批领养的孩子,脑瘫患者,当时才6岁。令王玲感到惊讶的是,小吴雨一进家门,就跟着自家的孩子叫了她一声“妈妈”。一次,王玲的脚扭伤,走路一瘸一拐,半夜起床察看孩子们,没想到吴雨睁开眼睛说:“妈妈,你还疼吗?”从那晚起,直到王玲的伤痊愈,吴雨每晚醒来都会轻声问:“妈妈,你还疼吗?”
爱是可以传递的。在王玲的影响下,附近的居民争当“社会妈妈”,居民们的善良愿望引起了屯里社区党组织、金山街道党工委和徐州社会福利院的高度重视,几个部门经过多次协商和探讨,最终达成了在屯里社区建立孤残儿童寄养家庭的创举。
未成年人的快乐驿站
“我们这里有个‘七色课堂’,你们一定要去看看。”泉山区文明办主任胡翠坤听闻记者在徐州采访,电话那头诚挚邀请。
“七色课堂”,这个名字让记者怦然心动。夜幕降临之前,记者赶往段庄街道办事处纺西社区,这里已是欢乐的海洋。一位面目慈祥的老奶奶正给孩子出脑筋急转弯:“小明是出租车司机,但有一天却始终没人打他的车,这是为什么啊?”“我知道我知道!因为这天他开的不是出租车。”一个胖嘟嘟的男孩儿站起来大声回答。“哈,答对了。奖你一张别的小朋友的剪纸。”小朋友们一起为他鼓掌,男孩儿一脸得意之色。
纺西社区书记徐敏告诉记者,不少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放学后没有地方可去,也没有别的伙伴玩耍,对成长极为不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社区请来了教师、法律工作者及大学生志愿者,义务为社区的孩子、家长开设传统文化、法律知识、心理健康、中外交流、社会实践、文明礼仪、课外阅读等课程。
而对于这里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学到知识、增长见识,更结交了朋友,感受着成长的快乐。吴昕盛的爸爸在国外工作,母亲开着一家花店,很少能和自己交流。而现在,吴昕盛放学后就匆匆忙忙来到这里,先安安静静地做完作业,然后就画会儿画,打打乒乓球,听抗美援朝的赵图国老人讲战争故事。他动情地告诉记者,“这儿就是自己的家!”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陆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