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化运作的国产大片制作已有超过十年的历史,但无论是票房还是影评,都没有进入国际一流电影的行列,在国内也总是处于“叫座不叫好”(实际是“票房虚火”)的尴尬处境。而当下中国的文学创作虽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产状态,但也几乎没有一部作品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繁荣而缺精品”、“高产量而非高效应”的现象呢?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化生产,在多样性和新异性的表象背后,缺少深层面的文化创新。去年末,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公开表示:“目前国内的文艺作品创造力不够,90%的作品是复制品。”尽管我国的文化产品无论在新技术还是新题材的表象层面上,都堪称“与世界领先水平同步”,可是在美学和思想层面上,却没有展示出真正的创新气象:生产者以贪多、贪大、贪奇、贪怪为“创新之路”,一味地援用新技术和新手法“翻新”文化产品的表现形态,殊不知这是隐形的“机械复制”。要期待这样的文化产品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是不可能的。
由此,我认为开拓我国文化生产深层面的创新思维,必须深刻认识以下几个理念:
其一,文化创新要着眼于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生产与物质生产的根本差别在于,文化产品的价值是以文化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为核心价值的。我们要认识到文化生产的独立性和自律性,坚持文化本位立场,要提升作品的品质,而不是一味地扩张数量。在人类文化史运动中,所有伟大的创新都产生于自由而具超越性的文化创作。文化创新力的式微、文化复制生产的流行,则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功利主义地对待文化生产,把文化产品工具化。
其二,文化创新要具有深刻的国际文化视野。在当代全球化运动中,国际交流对文化生产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不能只在技术运用的层面上以“花样翻新”的机械复制回应国际交流。想要迎来中国文化创新的新纪元,必须深入到文化精神和理念的层面,去理解和应对全球文化的挑战。所谓“深刻的国际文化视野”,它提供的是应对国际文化挑战的创新原动力,而不是模仿和复制的欲望。
其三,文化创新要内置批评的机制。批评对于文化创新的根本意义在于,创新的本质是突破,没有批评就没有突破。批评不仅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技术性的判断,而且为它提供超越性的理念。纵观人类创新的历史,或是审视当代国际文化的创新,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伟大的创新总是在同样伟大的批评运动中展开的;而当文化生产缺少强有力的批评环境时,这就必然是个普遍复制的时代。
在人类五千年文明史中,直到16世纪,中华文明仍是居于文化创新之前列的。如果我们的文化生产能够重建正确的创新思维,中国文化创新的新纪元必有可望之日。
(作者为著名评论家、清华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