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安天下。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日前,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杨邦杰,就如何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持续增产能力,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杨邦杰告诉记者,多年来,我国通过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数量快速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在18亿亩耕地数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持续增产能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
记者:当前,对“耕地质量”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农业部门关注土壤肥力管理、用地养地措施;环保部门关注土壤环境状况、面源污染防控;国土部门关注耕地产能的保护、建设和提升。您认为应如何理解“耕地质量”?
杨邦杰:目前对耕地质量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有的片面地认为耕地质量就是土壤肥力,耕地质量的提高主要靠培肥地力来解决,忽视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必须正确理解“耕地质量”的概念和内涵,由传统土壤肥力观向现代耕地产能观转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设好高标准基本农田,这样才能全面提升耕地持续增产能力。
“耕地质量”是一个比土壤肥力内涵更综合的概念,其核心是耕地的全要素生产能力,是由气候因素、地学因素、科技装备因素、人文因素等共同决定的。决定“耕地质量”的地学因素里,包含土壤学的研究内容,即土壤肥力保育、用地养地。因此,提升耕地质量,不仅仅是提升土壤肥力、提高有机质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耕地生产能力。这才是把握“耕地质量”概念的要害。在耕地数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树立科学的耕地质量观尤为必要。
记者:科学的耕地质量观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杨邦杰:科学管理耕地质量应该以数量管控为前提,以产能提升为核心,以促进健康为保证,做好用养结合,兼顾效率,并实施有效监管。
耕地产能由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共同决定。保护耕地,首先要确保一定数量的耕地,没有足够数量的耕地,即便质量再好,在总量上也不能完全满足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在数量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要突出质量建设。耕地质量是耕地所处的光温、降水、土壤、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等状况的综合反映,体现了耕地的产能状况。耕地保护和管理实行数量质量两手并举是一种手段,提高耕地产能才是最终目标。
耕地健康状况是耕地质量的重要参数。依据土地有益元素、有毒有害元素和有机污染物含量水平等可以综合评定土地的健康状况。目前,我国初步完成了中东部主要农耕区的国家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已开展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覆盖范围达160万平方公里。根据调查和评估,耕地质量建设和耕地污染防治就有了科学的依据。
加强监管是确保耕地质量的重要保障。法律监管就是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要求,重点对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补充耕地的质量进行监管;行政监管就是由国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建立耕地质量保护、建设以及工程管护的共同责任机制;科技监管就是在全国农用地分级的基础上,每6年开展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调查与评定,每年度开展全国耕地质量等级动态监测,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及时掌握土地健康营养状况。
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全面提升耕地持续增产能力”。如何提升耕地持续增产能力?
杨邦杰:产能是耕地质量的最终体现。加大农田整治、推行表土剥离、实施质量监控、强化数质并重、做好用养结合和“土水农”结合等都是提升耕地产能的主要措施。
切实抓好以农田整治为平台的建设性提升。“十二五”期间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正是国家战略层面提升耕地质量的“硬任务”。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是一项涉及国土资源、农业、水利、环保等十几个相关部门的工作,应加快土地整治制度创新,不断强化部门协作;应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的实际需求进行建设,适宜机械化耕作的平原地区,土地整治要为推行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适宜耕牛耕作和雨养农业的丘陵山区,土地整治要重点为水土保持提供条件。
依法落实以表土剥离为举措的再生性提升。“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适时剥离了三峡工程即将淹没耕地的表土资源,使近200万亩的中低等耕地产能提升。总结重庆、湖北、浙江、福建、吉林等地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管理和利用好珍贵的表土资源。
实施质量监控,抓好管控性提升。通过对日常发生的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耕地现状变化及农村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建设活动引起的耕地质量等级与产能变化进行调查评价和测算,及时入库,形成年度报告。
强化以数质并重为前提的替代性提升。在现阶段,强化数量管控,稳住耕地面积是第一位的,不过今后可以考虑鼓励通过对优质耕地的保护和建设,抵量退一些耕种条件差、产出率低的耕地。
抓好以用养结合、地力培肥为核心的保育性提升。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是珍贵的财富。目前,在实施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十分注重后期地力培肥。发展现代农业,更要注重继承和发扬传统,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土壤肥料、土地退化、污染防治等领域的科技管理优势。
加强土水农相结合的综合性提升。抓好土地整治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重点对支渠、斗渠、毛渠,以及农田机井进行建设,可解决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问题;抓好土地整治与高产创建的结合,通过土地整治,加大中、低质量等级耕地改造力度,为大面积实施“高产创建”创造基本条件。(本报记者 王海磬)
图片均来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