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8日 星期三

    让虚拟的天空更高远

    ——记沈空某飞行学院飞行仿真技术研究所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8日 01版)

        沈阳空军某飞行学院飞行仿真技术研究所多年来奋勇创新,如今撑起陆、海、空三军主战机型飞行模拟器研制“半边天”。

        历时3年的力作

        2011年3月,在全军某信息化成果展示会上,空军演示的某飞机战术对抗训练模拟器成为关注焦点。只见飞行员跨进1:1的高仿真座舱,“启动”、“滑行”、“起飞”,一场激烈的“空战”迅速展开,战至惊险处,有观众紧张得叫出声来。

        该型模拟器,是沈空某飞行学院飞行仿真技术研究所历时3年的研制力作,可以逼真模拟某型主战战机的作战特性,彻底解决了空战对抗训练“对手不像”的问题。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该所飞行模拟器研发思路从“以基本驾驶技术为主的基础训练”,向着“以战术对抗训练和大规模三军合同联网训练为主”的方向转变。在成功申报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评审会上,航空兵某师副师长张勤国认为:“该模拟器模拟程度很高,非常逼真,从座舱内设备的操作使用到飞行表现都比较完善……在训练中引起我们很多思考,空战理念也得到更新。”

        成功研制此模拟器后,该所又陆续研制出可进行数十台模拟器联网对抗的战术对抗模拟系统,方便普及的航空兵团(大队)联网战术对抗系统,还有彻底改变以往塔台指挥模式的模拟组织指挥训练系统等模拟平台,为推动部队训练模拟化、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最好的设备交部队

        “将最好的设备交付部队!”这是该所每个科研人员秉持的信念,更是研究所做大做强的原因所在。

        在某型模拟器生产过程中,由于是第二批次生产,大家感到风险不大——“只要按照原来型号生产就可以了”。所长谢东来不这样想:“要把每一台,都当成第一台去做!”他亲自督查生产每个程序,保证每一台出厂的模拟器都是高质量的。

        这家研究所党委主动推行国军标9001A质量管理体系,获得军、民品认证资格证书;在全军飞行院校中唯一通过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获得全军武器装备承制资格;是空军首批获得研制资格的科研机构。该所建起24小时售后服务电话查询系统,定期对交装部队进行回访,及时帮助交装部队解决装备使用问题,使模拟训练迅速成为交装部队战斗力提升的新增长点。

        “战绩”令人叹服

        在设计空军某型战机模拟器时,一道关于视景系统制作的难题,成为“拦路虎”。课题组成员星夜前往高校寻求技术支援,经过无数次严密论证和计算试验,终于研制出纵深感强、视场大的三维立体成像系统。正是这一创新成果,以及后来陆续探索研究出的国内首套“第三代战机通用仿真模型”等10多项国内首创的新技术应用,才有了今天飞行员在模拟器座舱中的逼真体验。

        研究所党委感到,模拟器研发集计算机、电子、光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以往“单打独斗”的研究模式已不适应发展需要。“自己灭不了火焰山,就去借个芭蕉扇!”他们积极联系地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军工集团,建立优势互补、技术共享、互利双赢的发展机制。

        所荣誉室里,记录着这个团队辉煌的历程。这个仅有二十几人编制的单位,“战绩”令人叹服:填补军内外仿真技术领域空白58项,创造我国仿真技术领域46项“第一”,48项成果荣获军队、国家科技大奖。目前,他们已掌握世界前沿的仿真建模、计算机成像、仿真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设计理念和软硬件配备均达到国际水平。他们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办在职干部研究生培训站,有计划选送32人到国内高等学府攻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组织100余人次到国内外20多家高级科研机构学习研讨。目前,该所已拥有博士后2名,博士10名,1名高级工程师终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名高级工程师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7名高级工程师是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

        (本报通讯员 肖海洪 王 军 张万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