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针对中国输美产品接连发起贸易救济案,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升温:3月19至20日,美国先后作出4次反倾销或反补贴裁决,认定中国输美钢制车轮、太阳能电池、镀锌钢丝及化学增白剂存在倾销或补贴行为;3月22日美国商务部再次宣布,将对中国输美不锈钢拉制水槽展开反补贴和反倾销“双反”调查。
“‘十二五’期间我国外贸发展的环境很复杂,在外部环境上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更是愈演愈烈。”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日前举行的2012中国外贸形势报告会上说,今年以来我国共遭受了8起贸易摩擦,数额高达22.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0%,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
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呈现哪些新特点?面对日益常态化的贸易摩擦,中国企业应如何面对?
贸易摩擦形式不断翻新
“中国虽然是贸易大国,却不是贸易强国。中国是国际贸易的参与者,却不是游戏规则的制订者,比如在很多商品上中国并没有定价权。”钟山表示,现在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形式不断翻新,涉及的产业不断地扩大,发起的国别不断地增加,包括了针对知识产权、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的纠缠和斗争。
全球贸易预警组织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受贸易保护措施伤害最重的国家。最近12个月内,中国出口产品遭遇了100项贸易保护措施,自2008年以来累计高达600项。
“近期,美国针对中国产品短时间内采取了高频率、叠加式的贸易行动。”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张丽英表示,美国在对外贸易政策中对中国横加指责,大肆实施汇率和贸易保护主义这两大惯用伎俩。前一阶段唱主角的是汇率。但是,2011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达4.86%,已经基本接近市场均衡水平。在汇率利器失效后,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便成为美国的必然选择。
张丽英表示,美国之所以这么做,与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紧密相关。奥巴马在对华贸易政策上日趋强硬的态度,不仅有力回击了共和党的指责,而且也将为他成功竞选连任增添筹码。
从激光墨盒到平板电脑,再到稀土原料和光伏电池,近年来,美国时不时挥舞知识产权大棒“教训”中国出口企业。张丽英表示,中美贸易摩擦也表现出一些趋势性的变化,双方的交锋不再以“口水战”的形式呈现,而是转向直接有效的“短兵相接”;其次,交锋的领域也不仅局限于“低端”产品,有逐步向“高端”领域蔓延和扩散之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以及国家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政策的纷纷出台,中国许多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在逐步提升。因而,中美贸易摩擦范围不断延伸到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端领域。
贸易战没有赢家
面对美国在不足24小时之内针对中国产品接连做出的四次反倾销或反补贴裁决,中国选择了针锋相对的态度。商务部3月22日发布公告,最终裁定原产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相纸产品存在倾销,倾销幅度为16.2%至28.8%,决定自23日起的5年内,对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进口相纸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是中国也不怕贸易摩擦,中国愿意与更多的国家保持交流,但同时也敢于斗争,在斗争中取得各国的协调和平衡。”钟山说。
据悉,目前,中国的出口占世界总贸易额的比重不到10%,但是反倾销案件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反补贴案件占世界的一半左右。专家表示,只要中国作为最大出口国的地位不发生变化,我们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应对贸易战。
“贸易战无赢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表示,中美两国打贸易战,对美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国和美国是两个世界大国,如果双方之间发生贸易战的话,既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更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因为美国现在正处在经济相对低迷、失业率仍然处于很高水平、自身的债务压力很重的时期。
事实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教授早就说过,限制他国产品进口不但不利于维持良好的贸易关系,而且也不利于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美国频繁对中国产品采取反补贴、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完全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月24日表示,迄今为止,中方尚未见美方采取实质性举动放宽对华出口限制。中方希望,美方能切实履行承诺,改变对华歧视性做法,实质性放宽对华出口管制。
企业应争取贸易主动权
“商务部高度重视贸易摩擦重大案件的应对工作,今年将完善贸易摩擦的应对机制,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和贸易救助措施等手段保卫中国产业的安全。”钟山表示。
世贸组织副总干事亚历山大·亚拉表示,过去几年来,中国已经使用过争端解决机制,捍卫自己的权利。中国应该准备好更多的争端解决机制,在处理这些问题过程中,有效的外交手段十分必要。
钟山认为,中国产业在外贸竞争形势下,正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西方国家提出要在新能源、智能数字等新兴领域谋求突破,打败中国;二是西方国家加强在传统制造业方面的回归,包括玩具、家居业等,将对中国外贸形成正面压力;三是中国周边的印尼、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凭借其资源、劳动力等优势,也对中国形成了同质化竞争。
因此,面对日益复杂的贸易形势,中国企业应争取贸易主动权。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表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是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如果认为中国已是“坐二望一”,不需要坚持开放,从而踌躇不前,中国就有可能落在后面,遑论国际贸易主动权。
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室副主任刘敬东认为,中国企业一方面应当苦练内功,对产品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加以规范,与国际上通用的贸易规则相对接,防止授人以柄;另一方面,应努力发展清洁能源、生物技术、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参与这些领域的国际贸易合作,并主动参与与此相关的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本报记者 郭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