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7日 星期二

    走基层·媒体在行动(49)

    “走基层,我们重新认识记者使命”

    ——云南红河州实施新闻工作者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扫描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7日 04版)

        红河县垤玛乡,曾因群众乞讨而出名。红河日报记者丁莲在走基层中发现,这里的中小学生,大多因贫困穿不暖,有的甚至辍学而外出打工、乞讨。她对此进行了报道,并向社会各界人士发出救助红河县垤玛乡部分中、小学校贫困学生的倡议,立即得到各界爱心人士的响应,共筹到资助款2.6万元。

        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充满快乐的笑脸,丁莲说:“基层不仅是巨大的新闻资源宝库,更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础所在。基层的困惑,是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基层群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尽心尽力去解决的。”

        其实,丁莲所做的这一切,仅是云南省红河州建立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长效机制,实施新闻工作者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一个例子。

        “联系制度全覆盖

        自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红河州新闻媒体迅速行动起来,新闻宣传聚焦点更加关注民生,新闻宣传工作更加注重“三贴近”,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但如何进一步创新新闻宣传方式,建立健全“走转改”的长效机制,成为红河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长伍皓重点思考的课题。

        根据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有关精神,红河州委宣传部及时出台《关于实行新闻工作者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指导全州各级新闻媒体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宣传方式,改进文风、多出好稿、多出精品。

        州级新闻媒体及时行动,根据各自媒体特质出台相关制度及宣传方案。红河日报社建立的内部联系制度做到全覆盖。在报社内部广泛开展群众工作,做到社领导、部室负责人、党员和群众纵向联系到底、横向联系到边的全覆盖,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建立了新闻工作者直接联系群众常态化长效机制。报社每年集中组织两三次有策划、有目的的下基层专题采访活动;记者除深入基层采访外,都有自己的基层联系定点,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感知群众的酸甜苦辣,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红河日报》上开设了“走基层·看发展”、“走基层·一线见闻”等栏目,用记者的切身体会,把笔触对准基层一线群众;中国红河网还开设了“走基层现场直击”图片栏目;《红河手机报》也结合实际,加大反映走基层情况的信息。

        红河人民广播电台结合工作实际,在《红河新闻》节目中开设了“记者走基层”专栏,要求记者深入基层一线,以记者所观所感为主线,用典型的故事、真实的场景、群众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写新闻,从不同侧面报道群众的心声、基层的变化,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美好生活。

        红河电视台结合自身特点,在《红河新闻》和《新闻零距离》栏目中推出《记者走边疆》、《记者下农村》、《记者走基层》等若干新闻板块,着眼于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着眼于基层社会民生,用记者在基层体验的方式,聚焦基层发展变化,反映社情民意。

        为了确保编辑记者直接联系群众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各媒体还调整了对采编人员的考评办法,从考评制度上保证走基层。目前,全州共有100多名编辑记者下了基层,来自基层的稿件源源不断。

        “走基层我们永远在路上”

        蒙自市西北勒乡属高寒山区,是蒙自市最穷困的乡镇,由于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域,群众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红河日报社记者苏醒采访并报道该乡小学生读书条件艰苦和家庭困难的情况,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对此,报社党组高度重视,由报社团支部牵头,倡议向西北勒乡他期口小学捐衣物献爱心,短短几天时间,报社干部职工就为该校学生捐衣物476件。

        一直以来,《红河日报》都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特别对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帮扶作为报道的重点内容。报社领导和干部职工先后深入金平、建水、屏边、河口等地的部分村寨,了解群众的疾苦,聆听基层的声音,通过报道反映基层存在的问题和群众的迫切呼声。先后采写刊发民生类报道3000余篇,通过报道为民办实事300余件。

        最近,红河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李剑率领该台新闻广播、民族广播编辑、记者深入红河州边疆县绿春,开展“双语”科普进南疆系列宣传活动。他们还来到该县大兴镇落瓦村村民白普黑的家里和其打工的建筑工地,深入了解和现场直播报道他家和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

        红河电视台李建国等台领导分别带领8支采访队深入到金平、绿春、元阳、红河等县,通过走基层、入农户、访学校的形式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把镜头对准了从未拍摄过的地方,对准最艰苦的地方和老少边穷地区。截至目前,红河电视台已派出编辑、记者100多人次,深入到全州13县市进行“走基层”专访,发回系列报道、专题、消息等报道200多条。

        为做活民生报道,突出特色,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真情传播,真心服务于百姓,州级新闻媒体从社长、总编、台长,到各新闻采编部室主任都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分别率采访小分队深入厂矿企业、车间班组、乡村和社区,带头联系、带队调研、带头写稿,挖掘现实素材、采写现场报道,把笔触、话筒和镜头对准普通群众,采写出一批反映实际、反映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

        红河州今年旱情严重,2月27日至3月3日,红河日报记者胡彦辉为自己联系的农户送去急需的饮用水,并与他们共同生活,深入体验干旱缺水的生活困难,同群众一起抗旱救灾,共渡难关。他拍摄出新闻《云南红河群众战干旱》组图,被新华社以彩色通稿的形式播发,继而被包括人民网、新浪网、网易等70余家网站转载。

        “大山深处结远亲”

        带着真情实感深入第一线,察民情,解民忧,这是红河电视台编辑记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个旧市鸡街镇石榴坝村赖以生存的龙潭水,在3年多的时间里因遭上游排放的洗矿水污染,致使这万亩粮食、蔬菜种植基地,种啥啥不成,农民损失惨重。在接到村民反映后,《新闻透视》栏目的记者,先后4次深入该村及上游建水普雄乡等地进行调查采访,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对污染问题进行监督。节目播出后引起了省州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并关停了上游普雄乡的几家选矿企业,终于使石榴坝村万亩农田多年被污染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泸西县旧城镇宣传办根据去年8、9月考取大学,但因家境贫困难以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急需社会援助的现实,开展了“真情传播、真心服务、树牢群众观点”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以新闻媒体“零距离”采访报道的方式,先后对就读于泸西一中的王莎媛,以及就读于泸源中学的张丽两位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面临难圆大学梦的困境等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采访报道。此新闻在泸西电视台、红河电视台等媒体刊播后,立即引起相关部门、企业和多位爱心人士的关注,纷纷向她们伸出援手,帮助她们圆了心中的大学梦。王莎媛同学获得了旧城镇党委、政府1000元的爱心援助;张丽同学获得旧城镇党委、政府及泸西移动公司和泸西酒厂共计1万元的爱心援助。

        蒙自市红竺园社区是红河日报社总编何劲松的联系点。社区的空巢老人生活有保障吗?老人们还有没有什么困难?带着这些难以释怀的牵挂,何劲松深入社区的空巢老人家中。在何广柱老人家里了解老人的情况后,何劲松当即表态,红河日报社将从志愿者中选派两名专门与老人结对,帮助他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前往基层第一线,用双眼发现身边的问题,用双脚丈量每一寸土地,用文字反映群众所思所想。”近来,这些话,成为了红河州每位记者、编辑所遵循的准则。红河日报记者常玉选感叹:“在基层,我们发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学会了多角度看待问题,重新认识了记者的使命。”(本报通讯员 苏云鹏 白 季 钟迎晓)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