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带着瘫痪父亲上学,一个主动捐献遗体,南京医科大学两名“90后”女孩儿的事迹折射出了责任与担当
近日,带着瘫痪父亲上学的侯立晴和主动捐献遗体的李娟,两个“90后”江苏女孩儿的责任与担当感动着记者,感动着她们身边的人。当渐趋成熟的“90后”们走向社会舞台的中心时,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国家发展的新节点上,他们勇于担当、有所坚守。
“有爸爸的地方,就是家。”南京医科大学大二学生侯立晴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让人潸然泪下。1993年,侯立晴出生在徐州丰县孙楼镇一户贫病交加的家庭,艰苦的日子不但没有影响这个家庭的幸福,而且造就了侯立晴乐观向上的品格。正当渐渐长大的侯立晴相信自己可以承担重任、为父母撑起一片蓝天的时候,无情的病痛夺走了母亲的生命,祸不单行,去年暑假,侯立晴的父亲因脑梗导致右侧身体瘫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母亲的去世已经让侯立晴深刻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此刻,19岁的侯立晴果断决定,带着父亲到南京上学。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侯立晴花了近一个月的生活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很小的地下室,父亲睡床上,她睡地下。每天上午上完课,她立刻奔到食堂打份饭菜,用自带的饭盒装好,自己喝碗汤,然后跨上自行车飞快地赶到地下室,照顾好父亲吃过饭,又急忙赶回去上课,如此往返,每天4趟。在侯立晴的悉心照料下,父亲恢复得非常好,已经可以下地走动了。
侯立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晚上给父亲泡脚。“每次给爸爸洗脚的时候,都会想起小时候,那时我调皮,两个小脚丫子不停扑打着水,在边上给我搓脚的爸爸总是被溅得满脸是水。”侯立晴幸福地笑着说:“我所做的只不过是作为子女应该做的,百善孝为先,如果我连家人都不孝顺,将来还怎么承担责任?”
“爸爸,回到学校,把遗体捐给学校。”2月28日,南京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学生李娟在父亲耳边断断续续吐出这些字后,永远闭上了双眼。1991年3月出生的李娟,生命犹如绽放的烟花,在最美的时刻戛然而止,在与黑色素瘤苦苦抗争了3个月后,李娟选择了用捐献遗体的方式延续自己钟爱的医学事业。
李娟的父亲告诉记者,学医是女儿的志愿,从医更是她一辈子的心愿。“孩子除了一遍遍呼唤‘爸爸’、‘妈妈’,剩下的就是不断重复‘把我捐给学校’。哪怕在临走前,孩子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还是捐遗体。”此时,记者眼前这位苏北硬汉已经泣不成声。
侯立晴的责任心和李娟的勇于担当感动了南京,更触动了江苏一群“90后”的内心。在江苏如皋赵小亭的家乡,那里活跃着一支绿叶义工队伍。他们平均年龄19岁,在“小亭精神”的感染下自发成立,并逐渐壮大。他们走进孤寡老人的家中,帮他们洗衣做饭;他们三人一组,点对点照顾留守儿童;他们中的一部分,也像赵小亭那样,走进山区支教……
“一点点烛光,点燃着期望。”这是侯立晴最喜爱的歌词。她说,个人的付出就像是一盏烛光,虽然微小,却可以凝聚力量。“在和平年代,奉献爱是当下青年人承担责任的开始。”侯立晴说,“责任二字重如泰山,但需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照顾好父亲是做儿女的责任,向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则是作为一名公民的责任。”(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韩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