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7日 星期二

    延 续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7日 06版)
    湖南宜章县第七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曾经驻扎在这所学校。如今,校园里还保留着这栋老房子,让学生永远记住这段革命历史。
    ——唐大柏摄

        南下深圳打工的初三女孩谷头丽,在湖南省宜章教育局、宜章七中、初三132班同学及本报记者的“呼唤”、“牵挂”下,“回归”学校。3月21日,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郭正怀一行5人,带着全体干警捐赠的12800元来到宜章七中,他们要将爱心——

        3月21日下午,湖南省郴州市宜章七中3个年级16名同学来到学校会议室。

        谷头丽,初三,家庭贫困,父母体弱,曾辍学南下打工。

        谷蜜情,初一,父母双亡、孤儿。

        陈莎莎,初二,母亲患慢性胃溃烂,父亲照料母亲无法劳作,她只好带着弟弟上学。

        ……

        16名困难学生的情况,都是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3月初,委托宜章七中、宜章县人民法院搜集的。

        3月1日,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郭正怀看到本报教科版刊登的《呼唤》,心里颇不平静,他通过宜章县法院,了解了宜章七中的基本情况:学校地处贫困地区,贫困学生较多。

        3月5日,在学习雷锋纪念日这天,郴州中级法院将“为民服务”活动月的活动地点放在法院内部。

        办公楼一楼大厅摆起募捐箱,旁边的公告栏上贴着《光明日报》刊登的《呼唤》、《牵挂》、《回归》、《感谢》四篇文章,并附上说明:为更多贫困学生奉献爱心。

        短时间内,在院的干警汇集,在外的干警纷纷向朋友发出委托。138名干警共筹集12800元善款。

        21日,院长郭正怀,政治部主任高石旺一行前往宜章七中。一场特殊的爱心捐助开始。

        谷头丽接过了法院800元捐助。由于各方人士的关注,她家的困难得到了缓解,父母正在忙春耕。前两天,学校举行测试,经过老师、同学帮忙补课的谷头丽“感觉还可以”。 

        另一位受助学生陈莎莎,就读于135班。她正带着弟弟陈阳阳上学。她是寄宿生,母亲患病。去年下学期,莎莎与母亲商量后决定,将弟弟接到身边上学。她找到班主任曾庆国说明情况。曾庆国出面联系附近的赤石中心小学。

        姐弟俩都是住校。每周末,莎莎就带着弟弟睡在一张小床上。饭菜不够吃,莎莎就先让给弟弟吃,自己有时不吃,啃几块小饼干充饥。 

        曾庆国说,莎莎是个懂事的孩子。“有一次,她母亲去喝喜酒,带回来几颗糖。莎莎不好意思当着同学的面给我,下课后,拉着我的衣角说‘老师您吃糖’。还有一次,不知道是谁送给她两个小苹果,她把苹果放在我抽屉里,写了一张小纸条。我看到后把她叫来要还给她,她急了。我胃不好,也只好当着她面把苹果吃了。她就笑了。”

        记者问莎莎的梦想是什么,莎莎说:“好好学习,长大成才。等我有能力,也要向别人奉献爱心!”

        陈莎莎的故事让郴州中级法院的工作人员很感动。

        院长郭正怀告诉记者,宜章县七中是一所拥有红色记忆的百年老校。此次捐赠活动是法院与学校建立互动的第一步。此后,法院将密切关注包括陈莎莎在内的贫困学生,并保持长久联系。

        郭正怀说:“我们并不是心血来潮,只是希望所有干警,能为像莎莎一样的贫困学生尽一份力。如果有可能,我们将让宜章七中的学生来法院参加‘法院开放日’。我们不光要在经济上将爱心延续,更要在思想上将感恩延续。”(本报记者 唐湘岳本报通讯员 张 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