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是第七个世界肾脏日,由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联合主办,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主题宣传会上,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志红院士说:“近年来,我国肾脏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已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许多微观研究学科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肾脏病学科的不断进步。但由于慢性肾脏疾病大多起病隐匿,治疗的延误致使部分患者最终恶化为肾脏衰竭。”
刘志红院士认为很多人体检时,只注意检查肝功能,却忽视尿常规检查。这样很容易错过了提前发现肾脏病的机会,给很多患者和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其实日常防病比日后治病重要得多,多查一次尿常规,可能会少出几个肾脏病。据刘志红院士介绍,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高达13%,而且有上升的趋势。如果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尿毒症,患者就需要长期依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治疗,昂贵的治疗费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为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治疗。
如何才能够早发现肾病?刘志红认为,定期进行尿检,是一种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一旦发现尿里有蛋白和潜血,就要及时就诊。另外,刘志红院士强调,肾病的高危因素有:感染、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老龄化以及环境因素特别是装修,因为甲醛会使相对敏感人群导致肾脏疾病。刘志红院士建议,正常人应该每年做一次尿液检查。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风湿病、肾脏病家族史的人,每半年就应做一次尿检,平时更要留意尿液有无异常。
今年世界肾脏日主题为“捐献肾脏,延续生命”,旨在进一步唤起公众的器官捐献意识,挽救更多肾脏衰竭患者。与世界上众多国家一样,我国也面临着严峻的器官紧缺问题。据估算,我国有近200万名肾脏衰竭的患者,且每年新增10万—15万病例。刘院士说,如果有足够的肾源,借助肾脏移植技术,这些患者将获得治愈的机会。但目前,我国公民自愿捐献器官的自主意识相对较低,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的保障措施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刘志红指出,一例成功的器官捐献可以拯救六个生命,使两个病人重见光明,惠及八个家庭。刘志红呼吁,器官捐献是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是逝者对社会作出自己最后贡献的崇高行为。她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督力度,促进器官移植的开展。 (俞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