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凤城大梨树村党委书记毛丰美心情抑制不住地激动,这位曾经拿着苞米棒子上两会、激辩粮价太低,因而被称为“苞米代表”的农民代言人,脚步踏在人民大会堂前的台阶上,从容、坚定。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个干。”这个把“干”字铸成碑、立在山顶上的农民代表告诉记者,刚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共识,绘就了新的蓝图,“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把两会精神落实在大地上,让世界都听到中国不断前进的脚步声。”
科学发展的信念
越来越坚定
过去的一年,世界经济波诡云谲,危机四伏,中国经济凯歌高奏。连续的两位数增长让世界刮目,也让国人心情激荡。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总理报告中的这段话让听惯了“保八”的国人先是一愣,继而折服。
“欲奋者足跼,欲飞者翼伏。”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蒋明麟表示,主动地、有意识地放慢脚步,是为了走得更好、走得更远、走得更实。
“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9.2%,仍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世界增长率的3倍,是世界经济增长真正的‘火车头’。”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然而,经济增速就像火车一样,跑得太快,不仅损耗巨增,代价太大,而且风险加大。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说,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
这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理性,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发展新理念。
“稳”,是为了更安全地“进”;“进”是为了“好中求快”;而一个“求”字,则表明了我们在保持平稳发展的情况下,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姿态。
改善民生的目标越来越清晰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然而,一年前,中国老百姓没有几个人知道PM2.5是何物。
真正引起人们对PM2.5关注的,是去年下半年北京等地连续出现的灰霾天气,它让PM2.5迅速成为社会热词。
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人民政府对人民群众呼声的重视之程度、回应之速度以及落实之力度,同样令人惊叹。
两会召开前夕,有媒体总结出楼市、物价、校车、食品安全等八大民生热点,以“求解”两会。代表委员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发现,这些“民生热点”事事都有着落,件件都有回应。
尤其让人感动的是,温总理在报告中对工作存在的不足不回避。他坦诚地告诉大家,“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节能减排、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完成;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问题还很突出,群众反映强烈。”并直面民生工作的不足,有的放矢地部署今年的工作。
要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降低食品价格中间成本,财政性教育支出要占到GDP4%,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要控制在4%左右,保障房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
数据增减升降,无不体现出党和政府浓浓的爱民情怀;一道道“硬杠杠”、“硬指标”,无不彰显着党和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深化改革的动力越来越强劲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来自江苏的全国人大代表赵凤琦仔细统计过,“改革”一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近70次,“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一章的篇幅长达两页半。赵凤琦说,用这么长的篇幅专门讲改革问题,包括财税金融体制、价格机制、收入分配等多项体制改革,这在过去的4年来还是第一次。
改革已过而立之年,为什么又成了今年两会上热得发烫的词汇?改革开放历经30余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积累了许多体制性、机制性的矛盾,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克服和解决。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直言不讳:当前改革最大的阻力是既得利益格局,而政府自身改革的最大阻力也来自于政府自身。
两会前,新华社发长文呼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改革;人民日报推出“深化改革”系列文章,疾呼“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进一步深化改革已成上下共识。“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既包含着政府义无反顾进行改革的态度,也表明了破解发展难题必然会遇到艰难险阻。
开弓没有回头箭。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说:“改革,不仅解决今年中国经济的问题,更会激活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胸中有宏略,脚步自从容”。两会圆满落幕,自信的中国,踏上了科学发展的新航程。(本报记者 毕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