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2日 星期一

    现场速写

    2.5亿人:何处安居,怎样乐业?

    ——全国政协协商办理农民工问题提案侧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2日 03版)

        “目前,我国农民工总数已经突破2.5亿人,随迁子女约2000万人。”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温思美说。他们何处安居,怎样乐业——这个问题引起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据统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共向大会提交了180余份有关农民工问题的提案。

        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邀请提案党派代表、提案委员、提案委员会部分委员,以及中央政法委、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公安部等提案承办单位,就如何促进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实现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问题进行现场交流。

        户籍、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路”依然艰辛

        户籍制度改革应如何推进?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让农民工拥有更加稳定的工作?……针对这些切实存在的问题,与会政协委员坦诚建言、踊跃献计,相关部委负责人积极回应、热情交流。

        温思美指出:“建议打破按户口所在地享受教育权利的旧体制和地域限制,建立以纳税人身份为基础享受教育权利的体制,允许儿童在居住地入学。”

        “让农民工融入城市,解决户籍制度问题至关重要。”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原副主席左焕琛说,建议有关部门制定户籍改革整体方案,建立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框架,并制定《户籍法》和《社会治安综合防控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中央专职副主席黄志贤说:“台盟中央的提案中也提出要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建设,实行义务教育的属地管理模式,保障农民工与城市市民拥有相同的教育、就业、医疗等权利。”

        均等化公共服务: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变市民”

        在提案办理协商会上,提案承办单位有关负责人对以上建议进行了积极回应,并提出了促进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的具体举措。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陈训秋说,“今年以来,上海、广东等地已经推行了农民工居住证制度,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国全面推行这一制度,并确保通过这一制度改进农民工的医疗、社保、就业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而不是管控。”

        “户籍制度改革不是仅仅宣布取消这么简单,它不是一张纸,而是城乡两种福利制度的差异问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说,“今后,我们一方面要促进城乡两种福利制度的统一,另一方面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教育部将通过对随迁子女规模较大的地区适度增加招生计划、调整招生来源等措施,保证当地考生入学机会不受影响。”

        “为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稳定就业问题,我们要继续强化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同时严格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表示。

        “目前,公安部形成了农民工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正在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今年将报国务院审定。”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说,“目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今年将基本建成人口资源信息库,并和有关部门进行连通。”

        “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对农民工的就业、社保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让农民工‘劳动有合同,上岗有培训,报酬有保障,生活有文化,发展有目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说。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李 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