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9日 星期五

    让农民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9日 15版)
    冀中能源股份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社平在向一级员工发放尉问品。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园上学、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冀中能源股份公司在这方面率先作出了探索——

        原来一直担心合同到期失去工作和生活保障的董二兵从来没有想到,如今,他已经成为了企业的一名正式员工,再也不用为以后的生计发愁了。在冀中能源股份公司,已经有961名像董二兵一样的农民工与企业签订了用工合同。“转正”成了公司的热词之一。

        “决不让老实人吃亏,决不让干活的人吃亏,决不让生产一线的人吃亏。要把表现出色、业绩突出、长期工作在井下一线的农民工,转为我们企业的合同制工人,让他们感受到只要干得好、干出成绩来,就有希望,有奔头、有盼头。”全国人大代表、冀中能源集团、冀中能源股份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社平说。

        政治上给地位:

        农民工也是企业的主人

        去年2月26日,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首次吸纳了一位农民工会员代表加入全委会,参与工会管理,这可是件新鲜事。

        农民工当选工会代表,不仅在河北省国企中是第一次,在全国国有煤炭企业中也尚属首例。在冀中能源股份公司,关爱农民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所做的点点滴滴已深深印刻在每位农民工的心里。

        “吸纳农民工会员代表进入工会全委会,就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渠道,使农民工兄弟们能够更及时地反映自己的心声和诉求。”时任冀中能源股份公司工会主席的宋仁涛,道出了当初吸纳农民工会员代表加入全委会的初衷。

        如今,在冀中能源股份公司工作的农民工充分享受和正式工完全一样的待遇。入党、入团、入会、提拔、评选先进和选举职工代表,样样都和正式工一样。仅在邢台矿区农民工队伍中,就已有728人入团,280人加入党组织,551人担任了班组长。

        生活上给关照:

        多渠道提升农民工幸福指数

        今年41岁的甄淑敏,现在是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邢东矿机掘队一名班长,2006年作为一名劳务派遣工,来到邢东矿工作。

        由于工作勤恳认真,工作两年后破格提拔为班长,2010年11月转为企业正式合同制工人。“上个月,我工资加奖金总共收入1.2万多。”

        在冀中能源股份公司葛泉矿职工餐厅,三十余名上中班的职工正排着队,在班中餐窗口前刷卡领取自己的一份井下“营养套餐”。“为井下职工提供营养餐,是我们企业的一项惠民政策。最近,我们‘用活’营养餐制度,让大家吃得更好、更方便。”餐厅负责人张长敬说。

        所谓“用活”营养餐,就是矿上为方便职工就餐,采取的增加营养餐卡每日使用次数、营养餐“换”井下营养套餐等措施,受到了职工的普遍欢迎。“矿上真是为我们着想,通过对营养餐的管理方式进行改变,不仅可以让我们在井上吃到更好的营养餐,在井下也可以了。”综预队职工郭靖兴奋地说。

        不仅如此,“宿舍像宾馆,食堂像酒店,澡堂像温泉,矿区像公园。”从2006年开始,冀中能源股份公司不断加大对地面职工生活设施和环境的投入。投资近亿元对农民工宿舍进行装修改造,统一配备了名牌家具、电视、空调和24小时电热水器,实现标准化宿舍管理。业余时间,职工俱乐部、文化室、图书室、活动中心免费向所有农民工开放,各项球类、棋类比赛以及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常年不断,丰富了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成长上给舞台——

        农民工技术大赛力拔头筹

        去年春节,显德汪矿综掘队职工杨俊峰家门口显得格外热闹。冀中能源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万义专程赶来慰问这位在集团公司首届技术大赛上力拔头筹的技术状元——他曾经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工。

        希望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培训机会,是多数农民工最大的愿望。这一点对于好学的杨俊峰来说表现得更为迫切。矿上和公司领导发现这个技术苗子后厚爱有加,特别是在备战集团技术比武期间,公司委派专人,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进行手把手的辅导。

        如今,杨俊峰不仅成为当之无愧的“技术状元”,还发挥“传、帮、带”作用,将自己学到的本领一五一十地传授给身边的工友。

        “学本领,学技术,实现人生价值。”在冀中能源股份公司农民工中已经蔚然成风。几年来,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每年都要开展职工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培养了一大批生产一线的技术状元、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自2006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了55个工种的职工技能大赛活动,有600多名技术尖子参加了公司的技术比赛。产生技术状元57名、技术标兵55名、技术能手67名、优秀选手175名。

        机制上给保障——

        把优秀农民工转为正式合同制

        范清林,冀中能源股份公司章村矿一名井下农民工,这几年,转正、评先、提干、升职、转户口、分房,六件喜事连连,被称为“六喜队长”。“3年前的转正是一次机会,让我真正安下心来,留在矿山发展。”范清林说,现在一家四口转成了城镇户口,子女在城市里上学,住上9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

        在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采掘一线的农民工有5000多名,占井下作业人员的40%。他们中很多人是业务骨干,也是企业的宝贵资源,但由于用工机制和体制限制,许多人合同期满后无奈离去,造成了企业人才资源的大量流失。

        “他们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对于这个特殊群体,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冀中能源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宋全保说,“要从根本上让他们感受到,只要在我们企业干得好、干出成绩来,就有希望、有奔头。”

        (本报记者 李 慧 通讯员 李胜利 王明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