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9日 星期五

    新疆创新主题教育活动内容

    文化惠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9日 16版)

        本报乌鲁木齐3月8日电(记者王瑟)一幅10米长的画卷,画卷两端用维吾尔语写道:国富民强、居安业乐;感恩惜福、饮水思源。这幅名为《幸福底色》的画卷,是新疆哈密地区哈密市回城乡6位维吾尔族农民画家共同创作,献给今年初新疆两会的一份厚礼。表达了各族群众感恩共产党、感恩伟大祖国、感恩社会主义的朴素情感。

        自“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新疆各地充分调动各族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用各族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不断提升文化惠民服务能力,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

        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乡——哈密地区哈密市回城乡300多名民间艺人在全地区率先成立了“农民画家协会”,许多农民群众的文化创作已成为家庭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曾获得全国农民书画大赛绘画一等奖的阿加汗·赛买提参与了《幸福底色》的创作过程,她说:“我曾经是一名刺绣能手,如今通过参加农民画家协会,扩大经营范围,现在年收入已经到了16万元,我感到非常幸福。”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顺应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高雅文化常举办、群众文化常开展、品牌文化常组织、民族文化常演出为抓手,进一步丰富城乡文化生活。他们邀请新疆知名艺术家参加古尔邦节文艺晚会等重大节庆晚会以及多种形式的采风、笔会、体育赛事等活动。各县市和州直各单位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20多项重点活动,组织“小荷风采”、“欢乐文明百村行”文艺巡演等活动,形成专业文化活动与群众自编自演自乐的有机融合。扩大那达慕草原节和环赛里木自行车赛等品牌活动的影响,注重培育社区运动会、枸杞交易会等新的品牌活动。

        伊宁市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确保主题教育活动取得成效。他们在自治区、自治州巡回宣讲的基础上,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进寺入校开展面对面、一对多、一对一的宣传教育,开展了7轮,10200余场次专题形势教育活动,受教育干部群众达145万余人次。注重发挥群众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开展回族“花儿”歌手大赛、“伊宁之夏”大型文艺晚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40多场次。同时各基层单位依托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社区小广场、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阵地,广泛开展红歌会、趣味运动会、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观看红色影片等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深化主题教育活动效果。

        和田地区民丰县叶亦克乡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生态文明村创建为抓手,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带领全乡人民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团结稳定、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当地积极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举办“文明风尚进农家”和“十个好村民”评选活动,注重发挥《乡规民约》作用,发挥农村广播和大喇叭的优势,每天进行不少于两个小时的宣传教育。结合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实施意见,高标准建设集开展活动、图书阅览、广播宣传为一体的乡、村文化站,形成两级功能齐全的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全乡建成村级文化站5个,农家书屋6个。为农牧民群众提供卫生医疗、文化科技、文艺演出服务。组织开展书画展、征文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去年全乡民间文艺演出95场次,放映电影72场次,观看群众4万余人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