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对此,代表委员们认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让人民共享文化成果,将成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会上会下,代表委员们情牵文化体制改革,有许多故事要说。
一个国字号院团的“改革经”——
改革让文化更有活力
“你是什么身份”、“事业编还是企业编”、“能养活自己吗”、“退休人员怎么办”……
那是4年前的2008年3月8日——作为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带头人,顾欣委员在两会上引来众多“担忧”。4年后,作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的顾欣委员,在克服“改革艰难”后,终于从成长的“蜕变”中,收获丰硕——从演出场次到经济收入、社会效应,东方演艺集团打造出了一批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文化精品。这背后,映衬出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从起步到深入的前行身影。
听完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重庆川剧院院长沈铁梅代表从中体味到了中央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心、信心。“路线图越发明晰,但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避免‘一刀切’,更不能简单地把文化单位推向市场。”沈铁梅代表一语道中改革之难。她说,文化单位改制,好比“招商”,但前提不能忘了“修路”——政府扶持。
“扶上马、送一程”——近年,国家完善改革配套政策,对转企职工社保衔接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过渡法”,对转制单位原有财政投入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并减免所得税等。在国家话剧院原院长赵有亮委员看来,“改革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两条,一是艺术生产力的解放,二是艺术家和全体职工生活待遇的提高,这两条证明改革是成功的。”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发展的新局面——截至2011年底,全国文化系统2102家承担改革任务的国有文艺院团,已完成和正在进行转制、撤销和划转的院团达1176家,占承担改革任务院团的56%,另有300家院团已经确定改革路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朱夏炎代表说:“实践证明,改革不是‘甩包袱’,而是为国有文艺院团‘找出路’,是解放艺术生产力、激发创作活力的有效途径。”
一个专业话剧院的“招招鲜”——
改革让文化精品迭出
“看话剧,到人艺”。成立于1952年的北京人艺,曾经创造了无数经典,但很长一段时间因用人和分配机制陈旧,没有产生与其地位相配的作品,加之队伍不稳,被诟病为“一锅粥”。“不改革无以立!”北京人艺院长张和平委员说。为此,剧院将机制改革融于艺术生产的各个环节,着手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青年演员聘用管理制度、舞美制作管理办法、演出补贴办法和年终奖金分配办法等五个方面,进行机制改革探索,终使力作精品频出,《李白》、《鸟人》、《北京大爷》……
“机制一转,文化生产力迅速得到了解放。”张和平委员说,真改革才有真出路。
和北京人艺一样在不倦探索——曾经感动海峡两岸的话剧精品《立秋》将再登舞台,山西话剧院用100个城市600场的显赫演出成绩证明,艺术精品不但有品位,更有市场。对此,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代表如此分析:“经营性文化产业要面向市场,要去接受消费者检验,既不能轻视市场,更不必畏惧市场。”
“近年来,财政部门积极推动实施文化精品战略,重点扶持原创性作品和舞台艺术精品创作。”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委员认为,我国文化产品全面繁荣,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投入的保障。
一组数字令人振奋:2010年,小说类新书数量有4300多部,长篇小说总量达到前所未有的3000余部,电影526部,电视连续剧405部,动画片年产量22万分钟,动漫产业总产值470.84亿元……“从荧屏到银幕,从出版到舞台,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成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朱夏炎代表如是说。
“正如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到的那样,要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欧阳黔森代表说,“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要通过作品说话,要让市场来检验,以群众是否满意来衡量。”
下一步,文化体制改革将全面推向深入,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文化建设上升为“国家命题”的大背景下,一系列利好政策将激励文化艺术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练好内功,为群众提供更多文化精品。
一个基层文化人的“进化论”——
改革让文化更亲民
20年前,一部黄梅戏电影《孟姜女》风靡全国。人们记住了一个名字:杨俊。从《貂蝉》、《天仙配》、《女驸马》到《喜脉案》、《不倒的门楼》,现为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的杨俊委员,一步步的“进化”都离不开百姓,离不开舞台。成长于基层,“出戏”也在基层——杨俊委员坦言,身为戏曲人,她感觉自己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就像鱼儿离不开水。如何让文化更亲民,更惠民,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杨俊委员认为,今后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要面向市场,面向群众。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的命题。大家在讨论中,都很关注这样一个亮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王亚非代表说,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与方向。
来自财政部的数据呼应了这一“强音”:“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共计安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资金30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以农村为重点、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如何提高文化对群众的吸引力?”这是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委员一直思考的问题。“这些年,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快进展,但与全社会的文化需求尚有差距。解决之道,在于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改革非易事,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欧阳黔森代表说,中央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路线更加明确。下一步,应建立既符合市场要求又符合文化发展方向的公益文化机构,并破解改制人员安置、成本支付、保险接续等难题。重庆川剧院院长沈铁梅代表则呼吁,改制过程中,政府要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的职责,让优秀文化为人民而绽放。
(本报记者 杨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