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26日 星期日

    人物特写

    为祖国建设“充气”的人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26日   08 版)

        日前,记者走进了阿拉木图中亚天然气管道哈萨克斯坦南线项目副总经理兼书记王立军的办公室。王立军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和蔼、敦实、沉稳、干练。王立军和他的团队担负着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在哈萨克斯坦1304公里的建设、运行和保障任务。他们日夜的辛苦劳作与坚守,为中国西部乃至东南沿海地区的天然气需求提供了保障。

        接过王立军递过的一杯清茶,看着他在记者眼前铺开的一张张图纸,听着他的讲述,历史回到了2007年的9月。当时,刚刚完成我国第一条陆地入境输油管道——中哈石油管道项目建设任务的王立军,来不及洗去一身的风尘,放松一下长期紧张劳作后的身心,就马不停蹄地加入到刚刚成立的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紧张繁忙的筹建工作中。作为该项目团队最早的一批成员,王立军几乎是独自一人承担起哈国段管道的施工准备任务。

        面对着要在28个月内实现从可行性研究到投产的中哈天然气管道项目,面对着哈南部地区星罗棋布的村镇和两条穿越亚洲腹地水量最充沛的河流,新的课题与挑战摆在他的面前。王立军告诉记者,他当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按期把天然气送回祖国”。王立军和他的团队牢记使命,扎实工作,攻坚克难,创造了中国跨国管道建设史上的“中亚速度”,诠释了新时期的大庆精神。

        王立军回忆说,当时参与项目的人手少,工作和生活条件差,每个人都使出全身的解数,从详勘技术任务书编制、招标、合同签署、承包商动迁开工等,一项项工作在日以继夜地进行。10月的哈萨克斯坦天气已经开始变凉,为了不延误初设进度,王立军马不停蹄地奔波在1300多公里的管道沿线,现场监督推进详勘进程。他走过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的沙漠、丘陵、草原、沼泽的一寸寸土地。他甚至都不记得,多少个夜晚,他在克孜库姆沙漠同哈国详勘人员一起捡柴生火,风餐露宿;多少个白天,他和中方详勘人员在伊犁河两岸两米多高的芦苇和植物丛中披荆斩棘……两个多月下来,王立军黑了、瘦了,可付出终有回报,整个项目的施工蓝图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径流量最大的河流,地质条件复杂,定向穿越技术要求高,是中亚天然气管道施工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为了缓解2009年的施工压力,伊犁河穿越选在了数九寒天的2008年12月提前启动。在伊犁河穿越最为紧张的阶段,王立军始终和普通施工人员一样,冒着一年中最严酷的风雪天气,坚守在现场第一线,直至所有技术问题和施工风险得到解决。2008年12月16日,伊犁河穿越顺利实现单管回拖,取得了中哈天然气管道施工第一场攻坚战的胜利,伊犁河穿越团队还被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总部授予了“攻坚克难、百折不挠”团队荣誉称号。

        王立军还向记者回忆起“一张白条”的故事。2008年12月的一天,王立军接到报告,在管道960公里处,内焊加手工半自动焊机组遇到当地人的阻挡,工程被迫停下。王立军回忆说,一名当地人坐在房间里称,不付钱就不让管道经过他的土地。王立军耐心地解释中哈两国友谊、整条管道的战略意义,并保证按时支付征地款,成功地化解了矛盾。为了让土地主人安心,王立军给他写了“白条”,立了字据。当王立军告别时,那名当地人不仅不再生气,还热情地留大家吃饭。从此以后,他成了中国人的好朋友,提供了很多便利和帮助。王立军告诉记者,这件事只是整个项目工程中发生的一件很小的纠纷,却浓缩了管道沿线居民从不了解、不理解,到与中国人亲如一家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这条天然气管线对发展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经济、改善当地民生的重要作用。

        王立军是个乐观向上的人,有他的地方总是充满欢声笑语。这种苦中作乐的风格,正是王立军在长期艰苦作业环境,特别是海外项目环境中磨炼出来的坚强意志品质。从苏丹原油管道项目跨入集团公司海外事业算起,王立军已经转战海外项目10多个年头。这些年来,王立军始终坚守在海外项目第一线,人们总是在最困难、最紧张的项目现场见到他的身影。在中亚管道建设的3年半时间里,王立军与家人团聚的日子屈指可数。这期间,爷爷、奶奶、姥姥相继过世,可是工程进度不能停,公心大于亲情,王立军忍住悲痛没有回家为亲人送最后一程,而是留下来和他的团队一起投入到项目建设中。

        百炼成金,不辱使命。离开王立军办公室时,这句话反复出现在记者脑海中。新时期的大庆精神正在于此。

        (本报阿拉木图2月25日电 本报驻阿拉木图记者 张春友)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