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26日 星期日

    爱在身边

    ——苏州邮递员帮扶空巢老人的故事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26日   02 版)

        在苏州市苏苑新村内,每天一早都会响起苏州邮政局长桥支局投递员陈从海洪亮的声音——“张阿爹,您的报纸来了!”“李师傅,您的报纸来了!”……但凡是老年订户,他都会这样“叫报”投送,提醒老人别忘了取报纸。

        自从结识了空巢老人金淑民,陈从海常常利用工作之余上门探望老人,不仅带吃的、用的,代领汇款、包裹,还尽量多陪老人说话,化解老人的孤单。

        金老摔坏腿骨后,上下台阶非常吃力。细心的陈从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家后,他找了几块木片,敲敲打打捣鼓了一晚上,给金老做了个小巧便捷的信箱。第二天,他把信箱挂在金老的防盗门上,并叮嘱老人:“以后开门就能拿报纸和信件,不用再下台阶了。”

        空巢老人年迈体弱,很多还身患疾病,寄信、取汇款、取包裹等在常人看来毫不费力的事儿,对他们而言并不容易。2003年,苏州邮政开始倡导邮递员在工作中融入亲老、敬老、爱老的服务内容,根据帮扶对象需要,提供各种体力方面的帮助。

        在平江区东环新村51幢101室,住着80多岁的盲人老夫妇金天一和范月仙。唐海是苏州邮政局园区投递班投递员,金天一、范月仙这对盲人老夫妇的住处,就位于他的服务范围。自打有了唐海的帮扶,老夫妇的生活就不再那么寂寞了。陪他们聊天,为他们读报,帮他们借盲人读物,搀扶他们散步……只要一有空,唐海就去串门。时间一长,老人对唐海的声音熟得不得了。

        2011年6月底,在陪老人聊天时,唐海发现老人常用的收音机已经磨损得很严重,似乎用不了多长时间了,老人却一点都不知道。他没说话,悄悄去商场买了个新的送来。老人说,认识小唐,是他们的福分。

        “老人有强烈的与人交流的欲望,也很想了解外面的事情。”苏州邮政局东环路投递部主任周雁说,“苏州地区生活保障比较好,老人寿命整体较长,经济没什么问题,主要是精神空虚,出现孤独寂寞心情的比例明显偏高。”所以,苏州邮政又特别强调了经常上门看望、聊天解闷等服务内容。

        家住苏州市新庄新村的盛榕娟老人,一直体弱多病,加上日益年迈,老人连门都不能再出,买药成了头疼事儿。苏州邮政局阊门投递班邮递员朱克华投递时听说了老人的情况,不仅将包裹、信件直接送上门,还热心地帮忙跑腿买药。为了帮老人节约开销、买到最便宜的同类药,朱克华常常要兜大半个苏州城,连跑六七家大小药店。老人感慨地说,“他的帮助,让我感觉社会的关爱就在身边,让我面对病痛折磨时有依靠、有温暖。”

        2003年至今,邮递员们的帮扶对象已经从最初的30多人增至350多人,帮扶邮路从最初的350多条增至遍布全区的近700条。积极参与帮扶活动的邮递员们虽是“流水的兵”,但“一对一”的服务却像“铁打的营盘”薪火相传。

        这些帮扶空巢老人的邮递员们,像一枚枚绿色音符,在苏州这一方“人间天堂”流动成一首爱的旋律。

        (本报通讯员 柏滨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