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良,北京西郊一家汽车配件经营部经理。而在三年以前,他还是一名下岗失业人员。
刘万良告诉记者,失业之后他想自谋职业,但是又怕自己的钱打了水漂,有去无回。所以迟迟没有办理个体营业执照。直到2009年1月,年过半百的他在社区了解到了“4050”(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人员自谋职业优惠政策的信息。参加完社保所的免费培训后,刘万良办理了个体营业执照,并在正常经营3个月后,成功申请了自谋职业保险补贴。现在,他的汽车配件生意非常红火。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莫所说,“4050”人员年龄偏大,总体上看,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适应社会竞争能力弱,家庭负担重,就业困难。关注他们的需要与困难,给予他们帮助,既是一种责任,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需要。
雪中送炭:政府送岗位
近日,上海2012年就业援助月活动启动。在杨浦区的人才中心,从中国残疾人男子排球队退役的王晓亮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去年从队里退役后,曾经一度很灰心,但我还是希望通过努力找一份称心的工作。”王晓亮说,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根据他的兴趣,帮助他与上海一家知名酒店牵线,通过援助月活动,他成为了一名文员。
据了解,自1998年以来,上海就通过以政府开发和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来解决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结合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和困难群体的实际,已形成了开发社区四保公益性岗位、万人就业项目等多条就业安置渠道。截至2011年底,上海已经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帮助了近25万名就业困难对象走上就业岗位。
有关专家指出,近年来,各地加大对“4050”人员的帮扶力度,房租补贴、小额贷款贴息、创业培训、专家一对一指导等,各项扶持政策已成为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授人以渔:培训造岗位
近日,浙江省梅城镇严陵社区给当地的“4050”人员举办了一期别开生面的营养配餐职业技能培训。社区特地聘请了全国著名烹饪大师张桂仁为学员们授课。一位下岗职工深有感触地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社区以后多多举办类似的培训班。”
长期从事职业培训工作的上海市杨浦区残疾人劳动服务所陆俊表示,总体来看,目前“4050”人员,尤其是残疾人就业层次仍然偏低,就业结构单一,未来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和探索。
“一些‘4050’人员因为年龄大,在与年轻人竞争时往往会处于弱势。但他们也有优势,尤其在家政业。”郑州市家政协会职业鉴定所培训中心主任欧翔宇说,“‘4050’人员具备一些特殊的心理和行为特质,比如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能与人换位思考,善解人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说,2012年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其中一个重点是有针对性地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建立困难群体就业帮扶的长效机制。他强调,要着力做好职业培训工作,完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投入,全面落实各项培训补贴政策,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报记者 冯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