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的是会计和金融,下海做企业23年,因为我本人研究的是商业模式,所以挣钱非常快。快到什么程度?半年收不回的项目我就不投资。但是我发现别人都没我快乐,没我幸福。所以我想研究幸福文化产业,设计和幸福有关的商业模式,让更多的人和我一样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从2009年起我开始实施幸福文化产业项目,和全国一百多家媒体,商报、晚报、都市报联营,打造个人情感诉求类的公告和公示,让一部分人先高兴起来、快乐起来。
我有四点看法:
第一,现实社会呼唤幸福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改革成果令人瞩目,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但国民的快乐感与物质财富增长不同步。究其原因,客观上讲,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在经济转轨、体制转换、社会转型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的形势复杂、矛盾增多,碰到许多两难问题,不少还是新问题,尚无充足的处理经验,这些因素会引起人们的抱怨,降低人们的幸福感。一句话,精神财富相对缺失,幸福指数降低。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幸福文化来支撑,必须引导人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幸福文化,什么是主流文化。因为,生活本不是没有幸福,而是缺乏发现幸福的眼睛和感受幸福的心灵。研究幸福文化价值观,建立幸福文化产业体系,能够让幸福的概念具象化,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感得到。
第二,幸福文化是主流文化。什么是幸福?我认为,幸福是一种感受,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是一种持续的快乐和享受,是效用和欲望的比值,幸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健康、财富和情感是幸福的三要素,其中,健康是基础,财富是保障,情感是尊严,三者的和谐统一才能持续拥有幸福。幸福的最大特点,是其感受具有递减规律,所以幸福的需求需要不断地创新。幸福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而且幸福的需求呈现递进性。
什么是幸福文化?我们所倡导的幸福文化是通过一种文化氛围的营造,让人们知道拥有了财富之后应该怎样去享受幸福,让暂时窘迫的人知道在追求财富的路上怎样感知幸福。通过幸福文化的建设,告诉处在不同阶层的人们,幸福的生活才是有质量的生活。人人都需要幸福,人人都能得到幸福。
当今中国,主流文化应该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具有先进性并体现时代精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主流文化,说到底就是幸福文化。
我认为,一种文化欲成为主流文化,至少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必须体现人类最美好的诉求,体现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第二,它应为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所接受甚至热衷;第三,具有现实可行性。
如果将幸福文化作为当今中国的主流文化,并结合时代对其注入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内涵,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又是对人民现实需要的满足,必定能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必定能肩负起号召人民,凝聚人心,团结向前,促进社会和谐的光荣使命。
第三,幸福文化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繁荣的主流价值观。幸福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让人们追求幸福、传递幸福、分享幸福。其内涵是从民众的幸福出发开展文化活动,并以此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其外延是将幸福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具体来讲,将幸福文化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具有必然性。一是它经得起与其他价值观的比较,其地位是在竞争中获得的。二是将其作为主流价值观符合人本取向。人都希望活得快乐幸福,一切努力也是为了使自己获得快乐与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追求幸福的历史,社会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人民的幸福来展开。三是将幸福文化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观具有目的上的直接性。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既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国的经济得到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的精神也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幸福则是检验满足程度的重要指标。
第四,构建幸福文化与产业的体系。幸福文化发展既需要舆论引导,也需要做大量具体工作。首先要将人民的幸福作为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大力宣传幸福、用健康的观念引导人民,营造幸福的社会氛围,鼓励人民追求幸福,大力倡导和积极推进幸福文化,让它深入人心。其次要抓紧构建幸福文化与产业体系。幸福文化依赖产业来推动。支撑幸福文化的幸福产业包括幸福文化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幸福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国民幸福指数的构建评价体系研究、发布、评估、幸福文化的传播教育、幸福公益等。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互相补充和相互推动的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