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22日 星期三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青海省湟中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文化大发展——

    “一瓣一产业,一瓣一芬芳”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22日   07 版)

        本报讯(记者刘鹏)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青海省湟中县县委把“学理论”与“谋发展”结合起来,立足本县丰富文化资源,积极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倾力打造“八瓣莲花”文化产业品牌,使近三万农民吃上了文化饭,2011年完成文化产值3.48亿元。

        藏传佛教格鲁派发源于湟中县的塔尔寺,塔尔寺就坐落在八瓣莲花山中。这里,民族民间宗教艺术积淀深厚,民间艺人和工匠众多,但大都是零敲碎打,没有形成产业规模。

        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湟中县委把“文化湟中”建设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重点课题,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主题报告会等形式,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文化事业发展繁荣主题进行专题讨论研究。

        在学习中,湟中县委中心组始终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强调学习既是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过程,更是提高科学发展水平的过程,不断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制订了“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加快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大县迈进”的发展战略,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思路,按照“弘扬文化、传承文明、发展产业、致富群众”的发展思路,重点挖掘当地民间工艺资源,最终选择了农民画、壁画、堆绣、泥塑、雕刻、藏毯、镶丝、银铜器等八种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冠以“八瓣莲花”的美称,并采取引导扶持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这八种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走出农村和民间,向文化产业转变和发展。

        为实现“一瓣一产业,一瓣一芬芳”的产业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快“八瓣莲花”文化产业企业化、基地化、园区化的发展步伐,湟中县编制了《湟中县“八瓣莲花”文化旅游产业园规划纲要》,形成了10公里环形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廊道,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藏文化展示中心和“八瓣莲花”文化产业产品制作中心、研发中心,扶持建立文化产业基地21个,建成加工店300余个、省内外销售点500余家,培育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八瓣莲花”商标被认定为青海省著名商标。

        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推动下,“文化湟中”建设稳步推进,全县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八瓣莲花”芳香四溢,结出了串串硕果:塔尔寺酥油花、加牙藏毯、千户营高台、湟中堆绣、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工艺、塔尔寺花架音乐等6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尕藏尖措、杨永良被评定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湟中农民画、湟中却西德哇村古老游戏、河湟皮影制作技艺、湟中壁画、湟中陈家滩传统木雕、湟中民间彩绘泥塑、南佛山花儿会和青海大酉山民间传统武术等8项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3人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依托全县职业教育优势,通过“阳光工程”、非遗传承培训等形式,积极开展“八瓣莲花”文化产业技能培训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18期,培训从业人员3万余人(次);采用“产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方式,发展生产基地、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建立加工点和销售网点,积极引导小型分散的民间文化产业向全县特色文化产业规模集中,壮大产业队伍,扩大生产规模,带动社会就业近3万人,年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