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近年来,小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走过了最初的辉煌,但不可否认它依然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当一年一度的春晚小品节目在大家轰轰烈烈的议论当中渐渐走远,我们开始憧憬来年春晚的小品将是什么样子,或者在这一年当中,又会有哪些电视舞台能够诞生出令大家津津乐道的经典作品,这一切都是未知数。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席夜话》栏目最新一期节目《揭开电视小品的创作密码》邀请业界专家一同探讨电视小品的困境与出路。
小品与电视结缘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小品最初是演员戏剧表演的基础训练,以模仿生活中的一个小情节、小段落故事为内容,并没有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电视小品的发端,尤其出现在公益晚会的电视小品,印象里是从1984年春晚节目《吃面条》开始的,可以说这是从春晚里面创造出来的一个独特的艺术形式。
潘长江(小品演员):小品与电视结缘,有其必然性。过去大容量的戏剧表演不适合放在综艺晚会上进行,晚会可以提供的只能是五到十分钟的表演空间,这就给短小精悍的小品创造了一个绽放的舞台。二者结合以后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三十年来,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小品表演艺术家。
探寻电视小品营造“喜乐”效果的规律
李文启(小品导演):为何近年有关小品的批评和责难之声不绝于耳?主要原因是小品在创作上步入了误区,与广大观众的审美期待产生了很大距离,缺少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提炼,仅靠模仿依赖网络笑话为生活素材,写不出精品力作,满足不了广大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电视小品题材要选择接地气的内容,创作关注人们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做到“现实把握准,人性体察深”,先有意义,才有意思,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
张颐武:随着伴音伴影时代的到来,观影关系的时代变化使得电视小品需要第一时间抓住观众,这方面观众耳熟能详的演员起到很大作用,“人保戏”这一现象还是存在的。只要名演员一到场,现场发挥一出彩,再弱的本子也有掌声,但近几年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小品演员激流勇退,纷纷向影视表演行业转型,随之涌现出了像开心麻花团队在一般公众里知名度不高的新人。在这种背景下,新生代要获得成功,不能只关注80后、90后年轻观众群,也要照顾年长的观众,在故事情节设计上应避免虚拟性与荒诞性,包袱设计要通俗化、大众化,做到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马池(开心麻花春晚项目负责人):电视小品是格式化、标准化的表演形态,要求情节短、交代快、包袱密,这有别于剧场演出形态,在剧场观众是强制性、受迫性的观看,购票进入并且不能打电话、拍照,所以观众抱着一种对于快乐的需求态度去欣赏作品。演员在舞台上抖包袱的时候,观众会揣摩创作意图,不像电视机前的观众,一晃即逝,不容易走心。再者,对于演员来说,电视小品有别于剧场演出技巧不同的是跟观众沟通的时机,电视小品是按部就班的表演,缺少即兴发挥的部分。
电视小品到底有没有市场?
张颐武:现在的小品市场面临一个瓶颈,就是其空间舞台只集中在春晚上。因为观众可以接受综艺晚会没有小品,但不能接受春晚没有小品,所以春晚变成电视小品主要的存在空间,这使得它的创作难度变高,创作队伍萎缩,公众期望值增加。这既是艺术发展结构变化的结果,也是社会环境转变的结果。如何在社会中得到更好的支持,让小品保持活力,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潘长江:中国文化不同于其他国家,观众的需求决定春晚不能缺少语言类节目,所以小品是有市场的,这种艺术形式生命力并没有消失。
李文启:小品从电视媒体出发,经由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渠道多次反复传播,优秀作品可以获得比以前更广大的受众群体。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它并不会萎缩。人类需要快乐,因此制造快乐的艺术形式永远不会消失。(本报记者 李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