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20日 星期一

    《余文丽:带着偏瘫丈夫援疆的好医生》后续报道12

    仁心和博爱

    ——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谈余文丽精神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20日   06 版)

        作为援疆医务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余文丽的感人事迹在我国卫生系统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请他对余文丽精神进行解读和评价。

        记者:作为一名援疆医务工作者,余文丽身上体现出哪些难能可贵的品质?

        陈啸宏:余文丽同志是卫生系统以“三好一满意”为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她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精神。余文丽同志主动请缨参加援疆工作,她是所在医院第一批参加援疆的医护人员。她说“照顾爱人是我的本分,援疆是我的责任”,说明她对家庭、对事业、对国家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援疆过程中,她始终坚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不畏艰难、恪尽职守、踏实工作、无私奉献,把对新疆各族同胞的深厚感情融入具体的工作中,时刻为患者着想,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受援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生动地诠释了“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余文丽同志的感人事迹,充分展示了医务工作者的崇高风范,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互助精神,体现着医者仁心和博爱,是全国卫生系统学习的榜样。

        记者:以余文丽为代表的援疆医务工作者们为新疆卫生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

        陈啸宏:对口支援新疆建设,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纷纷奔赴援疆工作第一线。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共派出援疆医疗队82批次、援疆管理干部和卫生技术人员1400余人,接诊60.5万人次、手术近39000人次,并对当地医务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在援疆过程中,以余文丽同志为代表的广大援疆医务工作者克服了重重困难,以精湛的技术和崇高的医德,与新疆广大医务工作者一道兢兢业业地为新疆各族群众的健康服务,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中央及各地的大力援助下,新疆卫生事业正在发生可喜变化: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稳步下降,全民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覆盖城乡的医疗、预防、卫生监督体系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实现了新农合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逐步推进;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持续下降,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

        记者:您认为弘扬余文丽精神,对于卫生系统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体现行业特色、做到“三好一满意”有何促进作用?

        陈啸宏:坚持典型引路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种有效方式。余文丽同志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典型,大力弘扬余文丽同志的精神,对卫生系统进一步深入开展以“三好一满意”为载体的“创先争优”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既有利于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立足岗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改进医疗质量,崇尚医德,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又能为群众进一步了解医疗卫生工作者为救治病患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增进医患间的相互理解,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记者:下一步卫生部将如何大力宣传和弘扬余文丽的精神?

        陈啸宏:下一步,卫生部将结合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卫生行业文化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在卫生系统中大力宣传和弘扬余文丽同志的精神,凝聚力量,鼓舞士气,引导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积极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更好地服务群众的健康;同时,激励更多的医护人员投身到援疆工作中,不断深化卫生援疆工作,推动新疆卫生事业跨越性发展。另外,卫生部也将进一步关心、重视援疆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切切实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本报记者 张 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