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20日 星期一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访谈系列12

    到生活深处汲取原创力

    ——访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20日   09 版)

        记者:雷达先生,通过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您对文化建设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

        雷达:六中全会指出文化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更为频繁了,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在强调文化重要性的同时,全会更加注重对文化内在精神的阐发,认为这才是灵魂性的东西。比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另外,“一切进步的文化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观点,都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您认为文学应该怎样发挥优势?

        雷达:这个时代的媒介工具太多了,现在的文学不完全是作家作为代言人来教化大众,启蒙大众,现在是个“泛写作时代”,似乎所有的人都是作者,所有的人又都是读者,有各种媒体手段供人们使用,文学的空间受到了挤压。

        当然,文学永远不会消亡。因为它是语言的艺术,除非人类不需要艺术化的语言。语言是最自由的,它可以描绘一切,词和词的组合具有无边的功能。它对材料的依赖最小,但它的功能巨大,任何时候人们都需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一个民族没有文学是愚昧的。

        记者:您刚才对六中全会提到的“一切进步的文化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这个观点高度认同。那您觉得在当前环境下,文学创作如何实现这样的要求?

        雷达:文学如何亲近时代,亲近读者,这很重要。文学吸引读者不是靠短期的刺激,而是有自己的位置。

        我认为有必要大力扶持具有原创力的作品和现实题材作品。我们对某些领域的创作也许比较成熟,但是对当今现实发展中人们精神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思想情感的变化,表现得很不充分。在某些领域里,我们的创作可以说是落后于生活的,我们某些作品显现出一种贫困,思想上的贫困,精神资源上的贫困,以及自我重复,互相重复,缺乏原创力的现象。

        原创力在哪里?创新性在哪里?原创力只能到社会生活的深处去汲取,创新性只能通过创造性转化传统来实现。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现在市场要求的多和快,与我们创作要求的精和慢,文学在这个时代展现它的精神力量,还应该以它的精神品质和精神标高,来征服人心、启迪读者。

        (本报记者 王国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