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原来有著名的四大乱弹:浦江乱弹、绍兴乱弹、温州乱弹,还有一个就是台州乱弹。解放后,浦江乱弹改称婺剧,绍兴乱弹改称绍剧,温州乱弹则改称瓯剧,只有台州乱弹沿用原名至今。台州乱弹2005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文化瑰宝”、“国宝”、“中国戏剧活化石”的美誉。
台州乱弹的历史已有千年之久。据史料记载,辛亥革命前后的台州乱弹班多达28家。民国后期,连年战乱,以至于乱弹班纷纷解散,解放前夕已荡然无存。1953年,失业多年的乱弹艺人俞宝玉寻觅流散各地的乱弹艺人,民间自建的“台州乱弹剧团”挂牌成立,并且改变了过去旦角由男演员扮演、无女演员的状况,开始男女合演。1956年,该团改名为黄岩乱弹剧团。
从1988年开始,由于越剧的兴盛以及剧团体制等多种原因,台州乱弹几近瘫痪。1992年,在台州椒江区的一个码头上演完二十世纪最后一场戏后,台州乱弹从此在台州销声匿迹。直至2004年,在老艺人们的奔走呼吁下,引起了有关方面重视,当地政府成立了“台州乱弹抢救保护研究工作室”。2006年4月,海正药业、东港工贸和方远房产三家民营企业与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出资,组建了民营专业剧团台州市海东方乱弹剧团。这也是全国唯一的一家台州乱弹剧团。然而,由于乱弹目前无公有编制,人员流失严重,台州乱弹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台州乱弹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台州乱弹老艺人健在者均年老多病,已经多年不从事演出活动,他们记忆中的台州乱弹的剧目、技艺等,也随着他们的记忆模糊而无人知晓。优秀的台州乱弹剧目、演技、伴奏和服装道具也濒临失传。而今天的年轻人几乎无人问津台州乱弹。而且,现存唯一的台州乱弹剧团是属公助民营性质的,是在政府无编制、演员无保证、无职称评定、可来去自由的业余剧团。而不解决剧团的体制问题,面临演员随时跳槽的风险,辛苦培养的演员一旦被别的剧团挖走,创作的新剧则无法上演,剧团无法可持续稳定发展。
台州乱弹剧团的运营模式虽有政府与私营企业的赞助,但是这种重视扶持能解决燃眉之急,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台州乱弹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大事,台州乱弹的未来堪忧。只有体制问题得到解决,完善剧团的自身造血功能并使它早日面向市场,适应市场需求,被大众所接受,才是通向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而且,由于台州乱弹的演员目前大多是以前学习其他剧种,而不是专门从事台州乱弹的演员,更需要尽快发展出有成效的培养方法。但由于目前剧团管理上的单薄和业余的建构,与其他剧种相比,创新意识很淡薄,使台州乱弹还缺乏核心竞争力。
在这一现状下,应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关键是对传承艺人的保护,因此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物质上都要对台州乱弹传承艺人进行保护,让那些还能上台的老演员和新演员一起同台演出,以老带新,对他们记忆中的剧目、技艺、伴奏和服装道具需要由专业演员和非遗工作者去学习、记录,制成文本或影像,并由青年演员在同龄人中表演传播。
各级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入激励机制,吸引人才,稳住人心,切实解决引进优秀演员和内部骨干演员的编制问题。虽然台州乱弹作为地方剧种,由于其唱腔和道白等受方言的局限性,其市场空间相对狭窄,但台州是全国戏曲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演出需求相当旺盛,使台州具有非常好的传统戏曲市场,激活演出市场具有令人期待的基础。台州乱弹区别于越剧的舒缓、柔美,有着粗犷、高亢的艺术风格,能文能武,反而能给观众以全新视觉感受,有着相对可观的前景。而一批老观众的存在使乱弹在一定范围内受到欢迎,因而台州乱弹应让年轻演员走入校园,使乱弹观众年轻化,逐渐被年轻的一代所接受。
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吸引、招聘一批优秀的作曲、编剧人员,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团队,树立台州乱弹的品牌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各种媒体对台州乱弹的演出动态进行广泛宣传,使更多人了解、关心和支持这一剧种的生存与发展,并培养青少年对地方戏曲艺术的兴趣和乡土情感,编写乱弹艺术乡土教材,让台州的孩子熟悉台州乱弹,以发展台州地域文化事业、打造台州地方文化名片的眼光来对待、传承与弘扬台州乱弹。(作者单位: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