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18日 星期六

    热 点

    传统节日文化与新形式传承

    谌 强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18日   12 版)
    在节日文化形态越来越丰富多元的今天,书写吉祥喜庆的春联依然是春节时最重要的内容。摄影/谌强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方式也日益发生着变化,而延续、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随着这种变化,以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的触角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其产生的影响正越来越广泛地引起人们关注和议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新春之际,邀请部分文化学者和民俗学家,就如何面对这些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进行了广泛探讨。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认为,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首先体现在人们在节日过程中的文化认同,节日最能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如果一个人没有参与节日或是在远离故土之外的地方,没有在自己非常熟悉的群体当中,就会有被群体抛弃的感觉,就会有非常强的孤独感。我们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字面上看好像是对亲人的思念,实际上更多体现出一个民族、一个群体的内心文化认同。同时,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也在于节日体现的和谐。在节日这个大背景下,不管是家庭和个人,那些平日的矛盾和不愉快都要烟消云散,节日体现出人与人、家庭和民族的和谐,这是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中非常珍贵、非常重要的一点。

        马盛德说,传统节日所展现出来的仪式感和文化多样性也是非常突出的,节日体现出群体性的、强烈的仪式感,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节日,是一个群体的、非常理性的、非常强烈的、非常浓烈的仪式感,而且是非常庄重的。但在如今的都市中缺少了这种仪式感,使得人们对各种生命的珍惜、对生灵的敬畏淡化了,而在民族地区,这种仪式感还是非常突出的。节日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和巨大的包容性,只有在节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氛围里,才体现得更加鲜明和丰富多彩。因此,怎样抓住传统节日文化里这些核心的意义,让人们知道和感受到节日里面有那些宝贵的、珍贵的东西,是我们在面对其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时亟待关注的课题。传统节日文化怎么创新我们还要很好思考,关键我们要搞清楚现在的传统节日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它还能不能适应今天的现实,随着时代的发展,能不能添加一些新的节日内容。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田青对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有一种亦喜亦忧的强烈感受。田青说,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文化研究的学人,他对“新”字其实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感和警惕,对传统文化在面对新形式、新载体、新民俗时怎样传承有认真的思考。田青说,首先不能把新和旧对立起来,就像一件衣服最初是新的,但慢慢地、逐渐地穿旧了;而旧的东西到了一定阶段也不会一成不变,会有新的东西产生出来。不能把新和旧对立起来,但最重要的是怎么能够正确地、客观地看待新和旧的关系,同时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在传统文化的弘扬方面起到一个主导作用,来解决新和旧所出现的矛盾问题。

        田青说,比如今天的青年人过洋节的问题,应该怎么看待,并不是反对青年人过洋节,而是有些青年人只过洋节而不过传统节日,这是我们应当关注的,听说有一个调查结果是,当春节和西方的情人节同一天、两个节日必须选择时,许多青年人选择了春节,这让我有些开心。曾经有一个时期,就是在我们今天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倡重新回归传统文化的热潮开始之前,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度出现了青年人只知洋节不知传统节日的现象。所以,我们还是要坚持文化的自觉和文化的本体性,还是要强调过我们的传统节日。至于有些洋节比如说情人节、愚人节,青年人自发选择去过也无所谓。但如果洋节威胁到我们传统节日、民族文化时,我们应该有一个导向性的把握。

        田青认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传统文化最顽强、最巨大的力量,感天动地,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但现在也确实面临着传统节日新的形式出现和旧的形式淡化和退出的问题,比如每年的返乡春运大潮,返乡潮本身是旧的、传统的,但现在面临着巨大的交通压力,也体现了新民俗的产生和旧民俗的顽固性。今年除了返乡潮,还出现了更多的旅游潮。如果说返乡潮是一种传统文化,出国旅游或者到外地去旅游、用这样的方式来过春节,不知道可不可以叫作新形式和新民俗。所以,无论是新形式的出现还是旧传统的复归,如何更准确客观地来看待传统文化当中出现的新形式,是值得思考的。

        田青说自己一直在思考,在面对“新”与“旧”的关系时,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一定要坚持,而对新形式、新载体、新民俗的出现,无论是持欢迎还是无奈的态度,我们也都必须接受它。但是,田青说,面对“新”与“旧”,有两种态度和方法,一种是破旧立新,一种是推陈出新,而破旧立新这个提法不符合辩证法和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坑害、破坏是太大了,最近北京梁思成的故居被拆了,也是一个证明。从城市建设来讲是这样,不破旧也可以立新,可以新旧并存,扩大而言,对一个风俗、一个传统文化,不一定要破了再立,新和旧是可以并存、可以美美与共的。田青说,推陈出新不同于破旧立新。“陈”字在字典中有不同解释,陈旧不好,但陈皮梅、陈年老酒就好。“推”字也有两个理解,一是推开,把它排斥掉,但用推出、推荐、力推来解释推陈出新就好了。我们能够让新旧并存,一方面弘扬传统文化,一方面又不排斥新形式、新载体。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这件事必须要做,无论出现多少新形式、新载体、新风俗,传统文化还要弘扬、还要推广、还要普及,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谈新载体、新形式、新风俗。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认为,面对如何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和其新形式、新载体、新风俗,首先我们要思考的就是究竟传统对我们意味着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今天来说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对象、我们在今天应该怎样来理解传统节日。一个民族的标志并不是用新的发明创造来代表,而是民族的传统。我们要对传统有一个特别的认识,传统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标识,也是我们今天在创造新的东西的过程中的一个依据和基础。

        刘魁立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但更是当今、更是当下,当我们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不仅仅是面对过去,同时也是面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因此,我们今天就要面对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适应现实需求的问题,但谈这个问题的基础还是传统。如果我们把节日传统看成是一个传统的形式,那么就要考虑它的内涵和它的外在形式上的载体之间的关系。节日文化的内涵和它在形式上的载体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比如春节时的回乡潮,蕴涵在这种外在表现中,是要把节日的内涵在回家的过程中间体现出来。但是现在我们出现了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老一辈的人希望儿女回家过年,但可能年轻人心里虽然也有这种需求,但又想着恋人一起出去旅游。所以,在节日的内涵和外在的载体之间出现这了这样一些新型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使我们的节日活动能够适应现在的时代要求、人们的心理要求和情感要求,是一个我们要尽量去协调、却不大容易做好的事情。用一个什么样的载体、在什么样的形式里体现我们的民俗传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难的问题。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认为,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里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民族传统节日,不管新旧,都不能脱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到的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节日内涵这句话,不管新旧,把优秀的传统节日内涵挖掘了、传承了、保护了,就是对的。比如北京市已经搞了七年区县春节庙会、灯会和文艺活动的评奖,其重要的目的就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这也是一种新的形式,推陈出新,既要继承传统,又不断出现新形式、新载体,都是正常的。在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的一千多个项目中,其民俗项目中最重要的就是节日,保护好节日就保护好了民俗。节日里包括传统节日和少数民族节日,所以在非遗保护中,把节日保护好,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我们的民族情感。

        祁庆富说,我们一直在说现在传统节日的气氛淡化了,其实质是传统节日的仪式和内涵淡化了,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情感最重要,发掘节日内涵,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民众的文化情感。现在有些地方以假代新,甚至以假代旧,随意改变节日传统的文化基因,违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传统性。比如泼水节,现在有的地方搞得差不多天天都是泼水节,就泼乱了。比如正月十五闹元宵,有的地方从正月初七就开始闹,就乱了。我们要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要重视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但是要防止以假代新的东西,防止违背节日的真实性。另外,现在的传统节日也出现了物化倾向,节日本来就是欢欢喜喜过大年,是一个精神的东西,现在有的人却把传统节日变成了饺子节、月饼节、粽子节,这种物化倾向是亟待防止的,今后应该引起注意。所以,传统文化节日不管新和旧,都要守护住它的优秀的、有价值的文化内涵,而最重要的是要尊重群众的情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